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赠黎安二生序》

《赠黎安二生序》



原文
    赠黎安二生序    曾巩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
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
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
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余言以为赠。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
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
子之言,盖将解惑于于里人。”
  余闻之,自顾而笑。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文不近
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
笑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词,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
迂,特以乎?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
合乎世,必伟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
而取之。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大意:
   (一)自“赵郡苏轼”至“而苏君固可谓善之仁者也”
     记叙黎安二生携文顾余。
   (二)自“顷之”至“盖将解惑于里人”
     记叙黎生请余赠言(以解古文迂阔之惑)。
   (三)自“余闻之”至“庸讵止于笑乎”
     说明我信古志道,不知合世同俗,迂阔最甚。
   (四)自“然则若余之于生”至“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说明(学文)不应为合世同俗而违古离道。
主旨:说明学文应信古志道。(篇末(四))
文体:形式为应用文(序);内容为论说文。
 
译文

赵郡苏轼,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学友。他从蜀地写信寄到京城给我,赞扬蜀地的学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带着他的文章几十万字,安生带着他的文章也有几千字,屈驾前来看我。我读他们的文章,确实气势壮阔,风格雄伟,善于反复辨析,把事理说得很深透.他们的才情、笔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们二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特别杰出的人才,而苏君也的确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临走的时候,请我写几句话作为赠别。我说:“我对你的了解,已经放在心里了,还需要用言辞表达出来么?” 黎生说:“我和安生学习古文,同乡邻里都讥笑我们,认为是迂阔。现在请您写几句话,是想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看法。”我听了这话,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阔的人,有谁比我更厉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训,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为什么困顿到现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阔,有谁比我更厉害呢?现在你们的迂阔,只因文章不合世俗,这不过是小的迂阔罢了,还担心被同乡邻里讥笑,像我的迂阔可就大了。如果你们拿了我的话回去,将要得到更多的责怪,岂能只停留在讥笑上呢?既然这样,那么我将对你们说些什么好呢?说我的迂阔是好的,可是它的祸害却是这样;说它不好,那么虽然可以迎合现代,但一定违背古训,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们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邻里的糊涂认识吧,这样就一定能够在古文、时文;道、世俗这方面作出选择。 
我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位,并且拿给苏君看,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猜你喜欢

  • 门殚户尽

    谓全家死亡。《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门殚户尽;虽有存者,遗孤老弱。” 并列 全家死亡。《三国演义》105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虽有存者,遗孤老弱。”△多用于家庭方面。

  • 唐定奎

    【生卒】:?—1887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俊侯。行伍出身。咸丰、同治间,多次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以提督记名。日本侵扰台湾时,以李鸿章荐,率所部前往防守。光绪间,擢福建陆路提督。中法战争爆发,奉命严守海防。卒谥果介。 【唐定奎作品 ==>】 

  • 武昌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元年 (806)升鄂岳观察使置,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光等州,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汉川以东,河南淮河以南,固始、商城及湖北英山、黄梅以西,湖南洞庭湖和汨罗江以北地。五年 (810) 废。宝应、太和、大中时均曾复置,皆不久废。文德初又置,天祐二年(905) 并入淮南。五代吴复置,北宋初废。②南宋嘉定十四年 (1221)

  • 大虫江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为鸭绿江支流。清《满洲源流考》卷15引《元一统志》:“大虫江在辽阳路,发源县东南龙凤山分水岭下,东南流经废博索府(即婆速府),南流合于鸭绿江。”

  • 瞻国军

    五代汉升榷盐务置,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北滨城镇。后周显德三年 (956) 升为滨州。

  • 一鳞片甲

    见“一鳞半甲”。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 惠民局

    官署名。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合并五处出卖药所置,全称为医药惠民局,属太府寺。掌配制药品出卖,取其息钱以助户部经费。南宋初不置。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改行在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设监官、监门官。二十一年,诸州、府亦置。官署名。见“和剂局”。

  • 本年重要作品:。

  • 林家少妇

    借指梅花。柳亚子《咏梅词十二首为黄尧赋》诗: “踏雪西泠忆旧游,林家少妇动人愁。吴山立马平生意,肯负铙歌入越州。” 参见:○梅妻鹤子 【检索林家少妇 ==>】 古籍全文检索:林家少妇     全站站内检索:林家少妇

  • 下苏阿

    在今四川巴塘县南苏哇龙乡。清雍正七年(1729)置下苏阿土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