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燕桥镇

石燕桥镇

即今四川隆昌县东二十里石燕镇。有桥跨石燕河上,为往来孔道。清咸丰《隆昌县志》卷10:石燕桥在“县南二十里,下达重庆”。


在四川省隆昌县东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石燕桥,人口 2000。因场东有石燕桥而得名。1949年为石燕乡,1958年更为新华公社,1981年改石燕桥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1992年李市、油房二乡并入。主产油菜籽、花生、甘薯、席草、水果、蔬菜等。特产有草席、仔猪、土陶等。有煤、石灰石、陶土、青石等资源。有采煤、水泥、陶瓷、酿酒、土陶、制砖、玻璃等业。省属隆昌煤矿驻此。为县东南部工业集镇。成渝铁路经此设站,成渝公路经此。古迹有元代多宝山庙宇、明崇祯户部尚书李遇知墓遗址、大佛坝(白云寺)石刻佛像等。


猜你喜欢

  • 屠隆作客宣城,为梅鼎祚传奇《玉合记》作序。

    据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

  • 五斗港

    又名桃花港。在今江苏武进县东北三十里。《宋史河渠七》:南宋淳熙九年(1182),知常州章冲奏:“常州东北曰深港、利港、黄田港、夏港、五斗港……皆古人开导以为溉田,无穷之利也。”

  • 顺店

    即今河南禹州市西北三十里顺店镇。清道光《禹州志》 卷6: 州西集镇有 “顺店”。

  • 村村势势

    并列 土头土脑。《水浒传》33回:“那跳鲍老的身躯扭得~的,宋江看了,呵呵大笑。”△用于情状方面。

  • 明僧胤

    【介绍】: 名或作胤。南朝宋平原鬲人。明僧绍兄。能玄言。仕宋为江夏王刘义恭参军。王别为立榻,比之东汉徐孺子。位冀州刺史。 【明僧胤作品 ==>】 

  • 词四首,《全唐诗补编•续拾》卷四一收其诗五首。

    《全唐文》卷一〇三于其名下收文三卷,《唐文拾遗》卷九补十余篇,多为其臣下所代作。

  • 擒孟获

    源见“七纵七擒”。喻战胜对方或敌人。清 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士李容前辈韵》:“早擒孟获趋滇水,急断卢循入广州。” 【检索擒孟获 ==>】 古籍全文检索:擒孟获     全站站内检索:擒孟获

  • 兀鲁不花

    【生卒】:?——1288蒙古乃蛮台部人。和尚的伯父。至元七年(1270)随从昔烈木千户南征,又从阿刺海牙攻樊城。十一年,以攻新城、处州,屡立战功。为敦武校尉、后卫亲军百户。【生卒】:?—1288元蒙古乃蛮台氏。初充蒙古军五十户。世祖至元七年,从攻宋,以功命权百户。又从攻樊城、新城及处州,屡立战功,授后卫亲军百户卒。

  • 呼群结党

    谓招引同伙,聚集成帮。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疲兵》:“夏初,楚兵昼夺十三行,背负肩担而去,呼群结党,散赴各乡,累日不归,不知所事。” 并列 召集同伙,聚结成帮。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疲兵》:“夏初,楚兵昼夺十三行,背负肩担而去,~,散赴各乡,累日不归,不知所事。”

  • 匿瑕含垢

    匿:隐藏。瑕:比喻缺点,过失。含垢:包容污垢。比喻人宽宏大度,富有包容心。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并列 瑕,玉上面的斑点,喻缺点。藏匿缺点,忍辱负责。《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