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百科知识>法相宗

法相宗

唐佛教宗派。玄奘及弟子窥基所创。因师徒久住长安大慈恩寺,又名慈恩宗。该宗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为主要经典,糅合瑜伽行派十师对《唯识三十论》的注释,编纂《成唯识论》。奉三性说,即“依他起性”(相对真实),“遍计所执性”(幻想),“圆成实性”(绝对真实),结合唯识论,用“五位百法”分析“法相”(各种现象),认为外境非有,世界万有皆人之第八种识(阿赖耶识)变现,故称“法相宗”或“唯识宗”。又介绍发展了古印度佛教逻辑因明学。玄奘门下有神昉、嘉尚、窥基、普光等,窥基门下有慧沼,再传智周。但三传后即衰微,中唐时已法系不明。永徽四年(653),日僧道昭入唐,从玄奘学法相教义,该宗遂传日本。


【检索法相宗 ==>】 古籍全文检索:法相宗     全站站内检索:法相宗

猜你喜欢

  • 总领南面戍兵

    官名。辽朝置。南京兵马都总管府官员,统领南面与宋交界处之戍兵。景宗时,诏耶律休哥总南面戍兵。

  • 孟尝

    ①指战国齐贵族孟尝君。唐卢仝《走笔追王内丘》诗: “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 ②借指居高位而礼贤好客之人。唐张祜《江上旅泊呈杜员外》诗: “牛渚南来沙岸长,远吟佳句望池阳。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参见:○食田文饭

  • 南京光禄寺卿马理(1474—1556)、南京兵部尚书韩邦奇(1479—1556)、南京国子监祭酒王维

    (卒年据公历标注)李开先《溪田马光禄传》:“先生马姓,理其名,而伯循、溪田,则其字与号也,陕西三原县人。”“年二十五,以《春秋》魁乡试。四十一,始以《毛诗》魁南宫。”“乙卯季冬十二夜,地忽大震,死者数万人,而秦、晋河华之间为尤甚,先生与其配同压土窑中。”“

  • 张士诚

    【生卒】: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末泰州白驹场亭(今江苏海边)人,有弟三人,以贩盐为业。仗义疏财,颇得群辈心。曾卖盐富家,受凌悔,大怒,帅诸弟及壮士李伯升等诛灭诸富家。元至正十三年(1353)率盐丁起义,占泰州。继克兴化,扎寨德胜湖,有众万余人。攻占高邮,称诚王

  • 豆莫娄

    东北古族名、国名。亦作大莫卢、达末娄。始见于《魏书》,但学术界认为《晋书》中的寇莫汗是其异译,为同一共同体。一说其名为※“橐离”之缓读。源出※北夫余,但出自其中何支认识不同,一说是汉至晋史书有传的夫余,或说为移往东海之滨“迦叶原”地方的东夫余。所在因《魏书》等称,在勿吉国北千里,在室韦之东,东至于海,“方二千里”,历来众说不一。今多数人认为约分布在东至今呼兰河流域,西到嫩江附近,南临嫩江与松花江合

  • 瓦花

    傈僳语音译,意为“借工”、“请求帮助”。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的一种互助协作形式。每当农忙时节或遇婚丧嫁娶等事,需要帮忙的家庭都可向亲友或同村寨的群众请求帮助。一般不付报酬,待前来帮忙者需要帮忙时,亦前去帮忙,作为补偿。具有互相帮助的性质,无剥削的含义。是生产力低下,个体经济力量薄弱的反映。

  • 言岭关

    在今广东丰顺县西北建桥镇西。清设言岭关汛。

  • 僻巷深居

    源见“箪瓢陋巷”。形容生活清贫,居处简陋。唐 鱼玄机《和人次韵》:“白花发咏惭称谢,僻巷深居谬学颜。” 【检索僻巷深居 ==>】 古籍全文检索:僻巷深居     全站站内检索:僻巷深居

  • 昙霍

    僧人。南凉秃发傉檀时,从河南入南凉,言行怪异,时人不能解。与秃发傉檀言,所说皆验。 【介绍】: 十六国时南凉僧。秃发傉檀时从河南来。尝谏傉檀穷兵好杀之非,傉檀不能从。后兵乱,不知所在。 【昙霍作品 ==>】 

  • 石镇营

    即今广东平远县西南石正镇。《方舆纪要》卷103平远县:石镇营在“县西南百里,向有官兵戍守。又有石镇村隘。《志》云:石镇与兴宁大帽山贼巢接壤,其路险,可以遏敌。其山嵯峨, 可以固守。其上坦平,可以屯兵。且原田宽衍,可以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