邔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郡国志》云: “以国名姓氏。己国,高阳之裔,即南郡邔县,以国为氏。地在今湖北宜城县北五十里。郡望: 高密。”《汉语大字典》音qǐ,未注明其为姓。姑收录以备考。
《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注据《郡国志》云: “以国名姓氏。己国,高阳之裔,即南郡邔县,以国为氏。地在今湖北宜城县北五十里。郡望: 高密。”《汉语大字典》音qǐ,未注明其为姓。姑收录以备考。
今广西岑溪县东北周公顶、沙田一带诸山。《明史·童元镇传》 载:万历年间,“岑溪西北为上、下七山,介苍、藤间,有平田、黎峒、白板、九密等三十七巢。东南为六十三山,有孔亮、陀田、桑园、古榄、鱼修等百余巢,与广东罗旁接。山险箐深,环数百里无日色。‘贼’首潘积善等据之,久为民患。及罗旁平,积善惧,乞降。……会岁饥,粤东亡命‘浪贼’数百人潜入七山,诱诸瑶为乱”。古山名。指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北周公顶、沙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左传》成公十四年(前577):“卫侯飨苦成叔”;《国语鲁语》:“苦成叔家欲任两国而无大德,其不存也,亡无日矣”,均指此。 【检索苦成 ==>】 古籍全文检索:苦成 全站站内检索:苦成
即今新疆东南车尔臣河。《水经·河水注》:“南河又东径且末国北,又东,右会阿耨达大水。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者也。”
象用雌黄涂改错字一样,随口更正不妥当的言论。《文选》卷五五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李善注引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亦见《晋书.王衍传》:“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塵尾,与手同色。义
品行、学问两方面都很好。《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据我听你讲起你家太爷的光景来,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前辈。”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一章:“当王协统在任时,治军极为认真,任用多量的品学兼优的人材,为学术两科的教官。” 主谓 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儿女
【生卒】:1609——1691字孔博。益都(今属山东)人。顺治进士。历官吏部侍郎,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康熙前期,颇得康熙帝信任,屡有建言,多被采纳。曾请省刑薄税,与民休息。康熙二十一年(1682)告退,三十年卒。谥文毅。【生卒】:1609—1692明末清初山东益都人,字孔博,一字易斋。顺治三年进士。康熙间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性亢直,鳌拜专权时,屡与争论。在京寓辟万柳堂,与诸名士觞咏其
见“山明水秀”。宋张先《满江红初春》:“渐迤逦,~,暖生帘幕。”
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唐 柳宗元《封建论》:“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宋 苏洵《兵制》:“周与汉 唐邦镇之兵强,秦之郡县之兵弱,兵强故末大不掉,兵弱故天下孤。” 见“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宋柳
一作云石堡。在今山西右玉县西五十里云石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云右堡“旧堡今在堡东南,嘉靖三十八年筑, 山高无水,离边尚远,不便。万历十年改筑于王石匠河,即今堡也,周一里有奇,分边十四里零”。
佳士,德才兼优的士人。才德之士不会长期屈尊人下,终会有一番作为。本指北魏李訢。李訢,字元盛,范阳(今河北涿县)人,父崇,原是北燕冯跋吏部尚书,后率十余郡归顺北魏,世祖封为幽州刺史、固安侯。訢自小聪敏、机辨、强记,作中书学生时,世祖驾幸中书学,对訢的明慧大为惊讶,说:“这小儿必对朕的子孙有用。”让訢作了中书博士,不久又令訢入宫教授高宗。高宗即位,赐訢扶风公,封为相州刺史,訢治绩在各州中最佳,高宗加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