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谏
明浙江桐庐人,字良佐。弘治进士。历官长清知县、江西参议、大理少卿等。正德六年(1511)以右佥都御史治苏、杭水利,筑圩塘便民。八年总制江西等省军务,镇压王浩八起义。不久因忤宁王朱宸濠去职。嘉靖初复故官,总督漕运。后因镇压青州矿徒王堂等起义军,擢右都御史。卒于官。
【检索俞谏 ==>】 古籍全文检索:俞谏 全站站内检索:俞谏
明浙江桐庐人,字良佐。弘治进士。历官长清知县、江西参议、大理少卿等。正德六年(1511)以右佥都御史治苏、杭水利,筑圩塘便民。八年总制江西等省军务,镇压王浩八起义。不久因忤宁王朱宸濠去职。嘉靖初复故官,总督漕运。后因镇压青州矿徒王堂等起义军,擢右都御史。卒于官。
【生卒】:?—前384【介绍】:即田和。战国时齐国人。田常曾孙。仕齐为卿。齐康公耽于酒色,不听政。太公乃迁康公于海滨,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康公十九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纪元年。在位二年。
官名。北齐光禄寺肴藏署次官。隋朝沿置,二员,从九品。唐朝亦置,武则天垂拱元年(685)、玄宗开元元年(713)两次改名珍羞丞。
源见“贯索”。贯索九星中“牢口一星为门”,故以“贯口”喻指牢门。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十五:“台星落落夜寥寥,咫尺垣墙贯口遥。”贯口遥,谓出狱无期。【词语贯口】 汉语词典:贯口
源见“苏门长啸”。谓以沉默示深意。唐 元稹《放言》诗之四:“
【介绍】: 見史頌鼎(2件,集成02787-02788)、史頌簋(8件,集成04229-04236)、史頌簠(集成04481)、史頌盤(集成10093)、史頌匜(集成10220),西周晚期人,名頌,擔任周王朝史官。鼎、簋銘載:“三年五月丁巳,王在宗周,令史頌省蘇友、里君、百姓、帥于成周,休有成事,蘇賓璋
书名。清梅文鼎著。一卷。勾、股、弦与勾股相乘积共四事,如已知其二事则勾股形有法可解。在四事外,更添勾股和、勾股较等六事,弦和和、弦和较等四事,共十四事。已知十四事中的任何二事,解勾股形的问题变化多端。此书举数端以示解题途径。有《勿庵历算全书》、《梅氏丛书
《史记。太史公自序》:“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后因称著作为“名山事业”。 偏正 可以藏于名山,传之永久的事业。一般指著书立传,可流传后世的事业。语本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己著此书,藏之
【生卒】:1477—1548 【介绍】: 明徽州府婺源人,字玉卿,号朴庵、碧峰。弘治十五年进士。授诸暨知县。正德时历官湖广左布政使。嘉靖间官至兵部左侍郎,以谏攻安南事革职。寻复官,致仕。 【潘珍作品 ==>】
即西周春秋时柏国。在今河南西平县西。《汉书地理志》 西平县注引应劭曰: “故柏子国也,今柏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