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戴良卒,年六十七。

戴良卒,年六十七。

赵友同《故九灵先生戴公墓志铭》:“然时事已不靖,无可行其志,乃携从子温浮海至中州,欲与豪杰交,而卒无所遇。遂南还四明。四明多佳山水,耆儒故老往往流寓于兹,先生每相与宴集为乐,酒酣赋诗,击节歌咏,闻者以为有《黍离》《麦秀》之遗音焉。国朝洪武壬戌,以礼币征先生至京师,即日召见,试文辞若干篇,命大官予膳,留会同馆。名公巨卿见无虚日,甚或以师礼事之。既而上欲用先生,先生以老病固辞,颇忤旨,待罪久之。一日,感微疾,即为书谢诸亲旧,犹拳拳以忠孝大节为语。迨疾亟,召乐谓曰:‘吾罪戾本深,赖圣恩宽贷,获保首领以死,念无报效,汝等幸自勉,以盖前人之愆,乃为贤子孙耳。’语毕,遂端坐卒于寓舍,实癸亥四月十七日也,享年六十有七。……文渊阁修书官、修职郎太医院御医门生赵友同撰。”赵友同《九灵先生画像赞》:“才可以济民而位弗称,德可以厚俗而时弗容,是造物之音于公耳。然宏辞伟论,所以宣人文昭圣学而垂于无穷者,又不可谓不擅其丰也。”《东里文集》卷一一《跋戴九龄和陶诗》:“九灵姓戴名良,字叔能,号九灵山人。金华人,少与宋景濂、胡仲申同学,文亦齐名。九灵洪武初屡征不出,变姓名隐四明山中。二十余年后,坐累,卒于京。此集余得之丁鹤年。九灵别有文集四册,余尝于赵彦如家见之。醇粹博雅,有六一风致,亦一时巨擘也。”《曝书亭集》卷六三《戴良传》:“元亡后不忘故君旧国,所为诗文悲凉感慨。其自赞曰:‘处荣辱而不二,齐出处于一致,歌《黍离》《麦秀》之诗,咏剩水残山之句。’则于二子庶几无愧。”《明史》戴良传:“明年四月暴卒,盖自裁也。元亡后,惟良与王逢不忘故主,每形于歌诗,故卒不获其死云。”四库提要卷一六八:“良诗风骨高秀,迥出一时。眷怀宗国,慷慨激烈,发为吟咏,多磊落抑塞之音。故其自赞,谓歌《黍离》《麦秀》之诗,咏剩水残山之句。苏伯衡赞其画像,亦谓其跋涉道涂如子房之报韩,其彷徨山泽如正则之自放云。”

猜你喜欢

  • 安仁花县

    源见“河阳一县花”。指吏治和顺、风物美好的地方。清 王士禄《酹江月.赠亦世》词:“抚字阳城书下考,漫说安仁花县。” 【检索安仁花县 ==>】 古籍全文检索:安仁花县     全站站内检索:安仁花县

  • 史墙盘

    西周共王时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庄白村。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深8.6厘米。方唇,圆腹,附耳,圈足。腹饰重冠长鸟纹,圈足饰两端上下卷曲的云纹。盘内底有铭文二百八十四字,内容分两段,前段追述自周文王以来各王业绩,后段记载作器者家史,是研究周初各王

  • 黄万鹏

    【生卒】:?—1898清湖南宁乡人,字抟九。初从曾国荃镇压太平军,累擢提督。左宗棠西征,调赴陕,署汉中镇总兵。光绪间出关攻白彦虎,屡有战绩。新疆平,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历权喀什回城协副将,阿克苏、巴里坤各镇总兵,新疆提督。

  • 黄帝战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清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神话传说黄帝与蚩尤大战,蚩尤请风伯雨师,兴大风雨,黄帝请来天女魃制止风雨,大胜蚩尤而诛之,魃留人间故不雨。后遂用为天旱之典。唐.杜牧《大雨行》诗:“云缠风束乱敲磕,黄帝未胜蚩尤强。”

  • 安达直隶厅

    清政区。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杜尔伯特旗垦地置,又分黑龙江省属垦地益之。 【检索安达直隶厅 ==>】 古籍全文检索:安达直隶厅     全站站内检索:安达直隶厅

  • 发心

    佛教谓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刘长卿《秋夜有怀高三十五适兼呈空上人》:“吾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遂发心。”

  • 敬翔

    ?—923 五代时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字子振。好学,工书檄,深沉有大略。举进士不第。以所作笺刺俚俗,为朱温所喜,补以军职。从用兵三十余年,尽心勤劳,多所策划。入后梁,累官兵部尚书、金銮殿大学士。朱友珪立,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但称疾不问事。末帝时,日见疏忌

  • 李彦仙

    【生卒】:1095——1130 字少严,初名孝忠,宁州彭原(今甘肃庆阳)人。靖康初,郡县募兵勤王,他率士应募,补承节郎。用计复陕州,知陕州兼安抚使。建炎四年(1130),据城抗击金兵,败金将娄宿,外援皆绝,坚拒诱降。城破,他率众巷战,矢集身如猬,易衣突围,投河死。乾道中,

  • 河同水密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邵氏故意欲责秀姑,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彼此河同水密,各不相瞒。” 并列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例]他们之间~,有事互不相瞒。△用于表示人的关系。→亲密无间

  • 唐诗二十六家

    明黄贯曾辑。嘉靖三十三年(1554)江夏黄氏浮玉山房刊本。共辑录初唐至中唐26家诗五十卷,计有:《李峤集》3卷、《苏廷硕(颋)集》2卷、《虞世南集》1卷、《许敬宗集》1卷、《李颀集》3卷、《王昌龄集》2卷、《崔颢集》2卷、《崔曙集》1卷、《祖咏集》1卷、《常建集》2卷、《严武集》1卷、《皇甫冉集》3卷、《皇甫曾集》2卷、《权德舆集》2卷、《李益集》2卷、《司空曙集》2卷、《严维集》2卷、《顾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