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箫韶九成

箫韶九成

    箫韶:古乐曲名。意谓《箫韶》乐曲奏过九次,凤凰也会飞来舞蹈。后以此典作最优美音乐代称。

【出典】:

    《史记》卷2《夏本纪》81页:“《箫韶》九成,凤皇来仪”。《集解》引孔安国曰:“《箫韶》,舜乐名。备乐九奏而致凤皇也。”

【例句】:

    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谨按《尚书》,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像凤之翼,十管,长一尺。” 宋·陆游《秋早方甚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喜而有作》:“钧无九奏《箫韶》乐,未抵屋檐泻雨声。” 元·马致远《汉宫秋》第4折:“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箫韶》九成。”


主谓 箫韶,舜时的乐曲名;九成,演奏乐曲,要变更九次才算结束。韶乐变换演奏了九曲。泛指美妙典雅的乐章。《尚书·益稷》:“~,凤皇来仪。”元·马致远《汉宫秋》4折:“猛听得仙音院凤管鸣,更说甚~。”△多用于音乐方面。


猜你喜欢

  • 阆水

    ①又称阆江、阆中水。今四川嘉陵江流至阆中市一段名称。《三国志·蜀书·霍峻传》: 刘备以“峻守葭萌城……后 (刘) 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即此。唐杜甫 《阆水歌》:“嘉陵江色何所以? 石黛碧玉相思依。”②指今四川阆中市西白溪浩河。《水经·漾水注》: “阆水出阆阳县,而东径其 (阆中) 县南,又东注汉水。”

  • 求贤下士

    访求贤士并且礼遇之。明 陈汝元《金莲记.构衅》:“每劝圣上诚意正心,求贤下士,圣上为之改容。”《隋唐演义》第八二回:“乞陛下特恩,赐以冠带,更使一朝臣往宣,乃见圣主求贤下士之至意。”亦作“求贤用士”。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着

  • 京兆牛衣

    源见“牛衣对泣”。形容士人出身贫困。王章曾官京兆尹,因以“京兆”为其代称。宋苏辙《和柳子玉纸帐》:“京兆牛衣聊可籍,公孙布被旋须缝。”

  • 三门山

    ①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北。《寰宇记》卷56武安县:“三门山,县西北八十里。山有三足,峻峙如门。” ②在今浙江象山县南三门湾中。《方舆纪要》卷92宁海县:三门山“在县东二百五十里海中。海舟出入必经之所,今设兵船舶守”。 古山名。又称砥柱山、底柱山。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

  • 丁卯(十五日),金始置交钞库。

  •   仇兆鳌考中二甲第八名进士。

  • 咬紧牙关

    谓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周 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四:“他咬紧牙关,忍受剐心似的痛楚。”巴金《多印几本西方文学名著》:“那么究竟是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咬紧牙关、往前赶上好呢,还是把门关紧,闭上眼睛当‘天下第一’好?” 见“咬定牙关”。吴泳湘《忆修水

  • 伯道

    晋邓攸字伯道。刘商《同诸子哭张元易》:“伯道共悲无后嗣,孀妻老母断根蓬。”参见“伯道无儿”。

  • 郑谷本年三十八岁,自广明元年黄巢乱京奔避巴蜀后,漂游巴蜀荆楚六年,离蜀前作有《谷

    (见《全唐诗》卷六七四)本年初,僖宗返銮,谷随驾回到长安,途中作有《回銮》诗。到京,作《长安感兴》,诗曰:“徒劳悲丧乱,自古戒繁华。落日狐兔径,近年公相家。可悲闻玉笛,不见走香车。寂寞墙匡里,春阴挫杏花。”另有《渼陂》诗,亦咏长安乱后荒凉景象。

  • 西游记金山以东释

    书名。清沈垚撰。一卷。据张德辉《塞北纪程》,参以他书,在徐松、程同文、董祐诚考证基础上,撰成是书。对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所记河北至金山(今阿尔泰山)以东交通要道、山水驿程、成吉思汗分封东方诸王分地、和林地点及西北地形险要等,均加考释,以纠正前人某些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