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汪若海

汪若海

    字东叟,歙(今安徽歙县)人。太学出身。靖康初,金兵入犯,应诏上书,擢高等。请立康王为大元帅,镇抚河北,牵制金兵,可解京城之围。徽宗、钦宗北行,谒康王于济州,请及早即位,以图中兴。高宗即位,迁江南经制使。以言事忤执政,累贬英州。说服节制江夏军马李允文及其部下同归朝廷,献平寇策。官至直秘阁、知江州。


【生卒】:1101—1161

【介绍】:

    宋歙州歙县人,字东叟。汪叔詹子。未冠入太学。钦宗靖康初,金人侵扰,诏求知兵者,应诏撰文、擢高等。上书请立康王为大元帅,镇抚河北。及徽、钦二帝被俘北行,谒康王(高宗)于济州,请即位以图中兴。高宗立,迁江南经制使、监登闻检院。以议事忤执政,通判沅州,复谪英州。说李允文、张用诸部归顺,又献“平寇策”。累官直秘阁、知江州。为人豁达高亮,深沉有度。有《麟书》、《若海集》。


【汪若海作品 ==>】 

猜你喜欢

  • 鹅经

    源见“换鹅书”。雅称书法。明 吴应箕《寄严印持西湖兼问子岸》诗:“鹤屿秋谁问,鹅经老更妍。”亦借指《黄庭经》。元 卢大雅《舟中寄张外史》诗:“输与仙都老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

  • 宝关山

    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北。《清一统志·楚雄府》: 宝关山 “在白井司西一里。山高百仞,为行盐要路。土人以盐为宝,因名宝关”。

  • 收成弃败

    趋附得势的人,轻视遭贬黜的人。汉 王充《论衡.自纪》:“俗性贪进忽退,收成弃败。” 并列 巴结得势的人,唾弃遭贬黜的人。汉王充《论衡自纪》:“俗性贪进忽退,~。”△指世俗的势利眼。→趋炎附势 世态炎凉

  • 陈璘

    字朝爵,广东翁源(治今广东翁源西)人。嘉靖末,官指挥佥事。万历间,累官都督同知,任御倭、湖广、贵州、广东总兵。为将有谋略,善将兵,然所至贪污,有援朝御倭,征讨杨应龙、皮林吴国佐等功。卒官,加左都督,赠太子太保。【生卒】:1467—1538明山西阳曲人,字邦瑞,号一石。弘治六年进士。授太常博士,擢监察御史,巡居庸诸关。亲临险要,疏请增兵置将,帝是之。历河南按察、布政使。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有修

  • 初三日,陈庚焕卒,年六十四。

    道光乙酉,督抚学宪题请人祀乡贤祠。据《惕园岁纪》。

  • 其十三:“小人虽嗜学,岁月空屡勤。

    同门尽鸳鸯,登瀛校书芸。嗟余老西河,索居久离群。从龙从上下,愧彼油油云。”

  • 反目成仇

    反目:翻脸。翻脸而成为仇敌。《红楼梦》五七回:“娶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夜,也就撂在脖子后头了,甚至于怜新弃旧,反目成仇的多着呢。” 连动 一下伤了感情,就成了仇人。《红楼梦》57回:“甚至于怜新弃旧,~的,多着呢!”△多用于情感变化方面。 →泼水难收 翻脸无

  • 白公城

    ①即春秋时楚白邑。在今河南息县东长陵乡西。《史记·伍子胥列传》:楚惠王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为白公”。《正义》引《括地志》:“白亭在豫州褒信县南四十二里,又有白公故城。”《方舆纪要》卷50息县“息城”条引《邑志》谓“县西南七里有故白城”,盖出后人附会。②在今湖南慈利县东五里。《舆地纪胜》卷70澧州:白公城“四面有门。相传以为白公城”。《方舆纪要》卷77称:“相传楚白公胜所筑。”③在今陕西洋县西

  • 乌纥

    【生卒】:?-648吐密度侄,杀其叔代统其众,旋为唐将元礼臣诱杀。(,参见《新唐书》217上/6113)

  • 悉利移城

    亦作悉利城。故址在今缅甸中部抹谷附近。相传为缅甸最古都城。《新唐书· 南蛮列传下》载,悉利移为骠国九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