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金文人名汇编

金文人名汇编

【介绍】:

    銘文作平侯,見元年相邦春平侯矛(集成11556)、二年相邦春平侯鈹(集成11682)、三年相邦春平侯鈹(集成11683)、四年相邦春平侯劍(考古與文物1989年3期20頁)、四年相邦春平侯鈹(集成11707)、五年相邦春平侯矛(集成11557)、五年相邦春平侯劍(集成11662)、十五年相邦春平侯劍(2件,集成11691、集成11709)、十七年相邦春平侯矛(集成11558)、十七年相邦春平侯劍(4件,集成11684、集成11699、集成11714、集成11716)、十七年相邦春平侯鈹(五件,集成11689-11690、集成11708、集成11713、集成11715)、十八年相邦春平侯劍(集成11710)、相邦春平侯鈹(集成11688),戰國晚期人,趙國的相邦。《史記》正義認為即太子嘉,但劉向《烈女傳》載趙悼襄王死後,倡后淫逸不正,通於春平侯,可知春平侯不是太子嘉。據李學勤先生考證,春平侯是張平,韓釐王和桓惠王時期(前295-前239年)擔任韓國的相邦;黃盛璋先生據春平侯監造的兵器有十五年和十七年,建信君和春平侯監造的兵器各有三年和八年,建信君為趙孝成王的相邦,趙悼襄王在位僅九年,故春平侯可能是趙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到悼襄王八年(前237年)擔任趙國相邦。


猜你喜欢

  • 查礼授户部陕西司主事。

    据《铜鼓书堂遗稿》查淳《后序》。

  • 隆虑山

    亦名林虑山。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里。西汉置隆虑县,即以此山为名。《后汉书·吴汉传》: “及青犊破,而尤来果北走隆虑山。” 即此。东汉改名林虑山。古山名。又称林虑山。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西汉更始二年(24年)刘秀遣谢躬邀击尤来于此,大败。东汉避殇帝刘隆名讳,遂改“隆”为“林”。

  • 行不由径

    《礼记.曲礼上》:“送丧不由径。”郑玄注:“径……邪路也。”《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字子羽)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后因以“行不由径”喻为人正直或举止端方。《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

  • 交城守捉

    唐置,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后废。 唐置,在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属凉州。后废。

  • 减字谱

    古代琴谱用文句详述指法,形式繁琐,使用困难。隋唐时,曹柔改用汉字减笔字型记录弹琴的指法和部位,创立减字谱。后世不断改进,比较精确,沿用至今。惟节奏不明。其符号有“、、”等数十个。 【检索减字谱 ==>】 古籍全文检索:减字谱     全

  • 番匊生作壶铭,记其十月乙卯为孟妃姜作器。

    番匊生壶,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铭曰:“唯廿又六年十月初吉己卯,番匊生铸腾壶,用賸厥元子孟妃姜,子子孙孙永宝用。”《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断为厉王二十六年时器。

  • 宣慰安抚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遣谏议大夫魏征宣慰山东,遇事可按具体情况全权处理;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萧复为江淮等道宣慰安抚使。遇事可按具体情况全权处理。

  • 修文下泉

    同“地下修文”。唐王维《故右豹韬卫长史任君神道碑》:“陈力异代,官成圣朝。修文下泉,名在天爵。”

  • 是岁,江东大旱。

  • 林源恩

    【生卒】:1817——1856 字秀三,四川达州(今达县)人。道光举人,选充湖南平江知县。咸丰中,从湘军与太平军作战,先后办理罗泽南部、塔齐布部粮台,领水师营务,率平江营,转战湖南、江西各地。咸丰六年,战死于江西抚州。赠道员。 【林源恩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