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损
【生卒】:?-953
范阳(郡治今北京)人。后梁开平年间举进士,与同年进士相诟,被人称为“相骂榜”。后唐时任兵部郎中,屡上书,词理浅陋。后晋时任秘书监,失众望,辞职。退隐阳翟,自称具茨山人。年八十余卒。
【生卒】:?—953
五代时范阳人。少学为文,性颇刚介,以高情远致自许。后梁太祖开平初举进士,历仕后唐、后晋,以户部尚书致仕。乃卜居阳翟,善服气导引,逍遥于林圃之间,自称“具茨山人”。卒年八十余。
【生卒】:?-953
范阳(郡治今北京)人。后梁开平年间举进士,与同年进士相诟,被人称为“相骂榜”。后唐时任兵部郎中,屡上书,词理浅陋。后晋时任秘书监,失众望,辞职。退隐阳翟,自称具茨山人。年八十余卒。
【生卒】:?—953
五代时范阳人。少学为文,性颇刚介,以高情远致自许。后梁太祖开平初举进士,历仕后唐、后晋,以户部尚书致仕。乃卜居阳翟,善服气导引,逍遥于林圃之间,自称“具茨山人”。卒年八十余。
隋开皇五年(585)改胶州置。以境内密水为名。治东武县(后改诸城县,今诸城市),大业三年(607)改为高密郡。唐武德五年(622)复为密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高密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密州。辖境相当今山东穆陵关、莒县、莒南县以东,高密市、安丘市、胶州市以南地区。金以后
班固《汉书.王吉传》:“始吉少时学问,居长安。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吉妇取枣以啖(dn)吉。吉后知之,乃去妇。东家闻而欲伐其树,邻里共止之,因固请吉令还妇。里中为之语曰:‘东家有树,王阳妇去。东家枣完,去妇复还。’” 王阳即王吉,王吉字子阳。“东家枣树”代表
官署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置,高宗显庆元年(656)置学生二十人,上元二年(675)改为崇文馆。参见“崇文馆”。官署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置,设学士等官,掌管经籍图书,教授诸生等事,详见“崇文馆”条。参看《新唐书·百官志四上·崇文馆》注。
诗见《诗经小雅》。谭,《释文》云:“国名”,其遗址在今山东历城县东南。《毛序》云:“《大东》,刺乱也。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汉书古今人表》次谭大夫于厉王世,则此诗当作于厉王时。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云:“谭大夫次厉王世,然则非幽王
储光羲有《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诗,云:“中朝发玄泽,下国被天光。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端午谓八月五日,诗写千秋节酺宴之事,当本年所作,详见陈铁民《储光羲生平事迹考辨》。
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唐初王绩 《黄颊山》 诗,即指此。《清一统志 · 绛州一》: 黄颊山“在河津县东北四十里,上有文中子洞”。
明置,在今湖北蒲圻市北。清雍正六年(1728)裁。
《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陈 蔡者,皆不及门也。’”本谓现时不在门下,后以“及门”指受业弟子。《元史.许谦传》:“及门之士著录者千余人。”清 刘大櫆《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而张公于及门中独爱重公。”
相传为朱襄氏之臣。《吕氏春秋古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高诱注:“士达,朱襄氏之臣。” 【检索士达 ==>】 古籍全文检索:士达 全站站内检索:士达
同“东西南北人”。宋陈与义《欲离均阳而雨不止书八句寄何子应》诗:“纶巾老子无遗策,长作东西南北客。”见“东西南北人”。【词语东西南北客】 成语:东西南北客汉语词典:东西南北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