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消玉碎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封神演义》第三十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亦作“香消玉损”、“香消玉殒”。清 缪艮《沈秀英传》:“秀英香消玉损,已返方诸。”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九回:“到了次日,凤仙闭户不出,至午后尚是寂然。鸨母大疑,排闼入室,那知已香消玉殒,物在人亡。”徐迟《牡丹》三:“船抵大江中流时,她跃过栏杆,投身昏黑的江水中。尸体已经在下游打捞到了。虽然香消玉殒,依旧面目姣好云云。”
见“香销玉沉”。《封神演义》30回:“~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封神演义》第三十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亦作“香消玉损”、“香消玉殒”。清 缪艮《沈秀英传》:“秀英香消玉损,已返方诸。”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九回:“到了次日,凤仙闭户不出,至午后尚是寂然。鸨母大疑,排闼入室,那知已香消玉殒,物在人亡。”徐迟《牡丹》三:“船抵大江中流时,她跃过栏杆,投身昏黑的江水中。尸体已经在下游打捞到了。虽然香消玉殒,依旧面目姣好云云。”
见“香销玉沉”。《封神演义》30回:“~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生卒】:178-244 字仲嗣,张昭子。初为孙权西曹掾,后历任长沙西部都尉、濡须都督、奋威将军等,有部曲五千人。曾讨山越,得精兵一万多人。 【张承作品 ==>】
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孙铁铺镇。明嘉靖《光山县志》卷1《里店》:孙铁铺店“在县西七十里”。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五月十日,清军“抵孙铁铺”。
读音:Jué【综】 宋用駃唐而亡,见《吕览》(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吕览》 有唐。
源见“木雁”。指有才与无才之间。《南史.刘穆之檀道济传论》:“道济始因录用,故得忘瑕;晚困大名,以至颠覆。韶 祗克传胤嗣,其木雁之间乎?”【词语木雁之间】 成语:木雁之间汉语词典:木雁之间
明永乐三年 (1405) 析建州卫置,属辽东都司。初在朝鲜吾都里 (今图们江南岸朝鲜会宁),九年徙开元路 (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古城),二十一年复归旧地。宣德、正统间举众西迁至今吉林省浑江和辽宁省苏子河流域。为著名的 “建州三卫” 之一,构成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朝鲜图们江南会宁。后迁治今吉林、辽宁两省浑江流域,正统中徙治今辽宁省苏子河一带。后废。
见“刻鹄不成尚类鹜”。《市声》31回:“将来工匠一门,不用聘请外国人,就是有人开造机器的厂,也有内行人指点,不至于~了。”
亦名章谷屯。清光绪三十年(1904) 改霍耳章谷安抚司置,属打箭炉厅。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南下街。《清史稿土司传》: “霍耳章谷安抚司……同倬倭一并改流。后发还,而章谷无人承领,改为炉霍屯。” 宣统三年 (1911) 改为章谷委员。
【介绍】: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诗末二句。画眉,用黛色描眉。入时无,时髦不时髦。二句写新娘化妆结束,低声问丈夫自己画眉合不合时宜?娇媚之态活现眼前。作者以新妇化妆喻己作诗文,托喻既深,复饶风趣。
《纲鉴易知录》卷八一:“八月,罢知温州王居正。居正立朝,屡与秦桧忤,且力辩王安石父子学行之非。自兵部侍郎出知温州,桧犹忌之,讽中丞何铸劾居正为赵鼎汲引,欺世盗名;夺职奉祠。居正之学,根据六经,杨时器之,出所著《三经义解》示居正曰: ‘吾举其端,子成吾志。’
源见“堕泪碑”。指襄阳百姓在岘山为羊祜所建的纪念碑。借喻地方官吏的德政。清 袁枚《岘山》诗:“今日敬儿天下满,襄阳片石若为留?” 【检索襄阳片石 ==>】 古籍全文检索:襄阳片石 全站站内检索:襄阳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