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交趾献珍物于宋。

交趾献珍物于宋。

《续资治通鉴》卷一三一:“庚寅,南平王李天祚,遣太平州刺史李国,以右武大夫李义,政翼郎郭应五,来贺升平。献黄金器千一百三十六两、明珠百、沉香千斤、翠羽五百只、杂色绫绢五千匹、马十、象九。诏尚书左司郎中汪应辰燕国于玉津园,迁国为太平州团练使,义左武大夫,应五武经郎;加赐袭衣金带器币有差。”

猜你喜欢

  • 细大不逾

    逾:逾越。大的小的都不逾越。《国语.周语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踰曰平。” 主谓 逾,超过。大小都不超越。《国语周语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曰平。”△多用于情状方面。

  • 利用厚生

    《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孔传:“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后因以“利用厚生”称物有所用,民有所养。唐 杨炯《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齐景公之利用厚生,有马盈于千驷。” 并列 有利于事物发挥作用,有益于民生

  • 祁连箭

    源见“三箭定天山”。祁连,即天山。喻征伐。明 阮大铖《燕子笺.平胡》:“那知连发祁连箭,又梦巫山一片云。” 【检索祁连箭 ==>】 古籍全文检索:祁连箭     全站站内检索:祁连箭

  • 笔架山

    ①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有大、小笔架山。明 《辽东志》 卷1宁远卫: 小笔架山 “在海中六十八里”。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卷26锦县: 大笔架山在 “城西南六十里,与小笔架山俱峙海中。状如笔架,潮退,见天桥,阔八丈,长四里许,为昔人避兵处。上有朝阳寺”。②在今浙江云和县南,接景宁畲族自治县界。《方舆纪要》 卷94云和县: 笔架山在 “县南十五里。有三峰并峙”。③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海中笔架山。明万历

  • 周弘让

    南朝梁、陈时人,祖籍汝南安成(今河南平舆南)。博学多通,以仕途不得意,隐居于句容茅山,累征不出。后出仕于侯景为中书侍郎,以此获讥于世,元帝时,为国子祭酒。入陈,以白衣领太常卿、光禄大夫。 【介绍】: 南朝陈汝南安成人。周弘正弟。始仕不得志,隐于句容之茅山,累

  • 郑楷

    明浙江浦江人,字叔度。蜀王闻其贤,除王府教授,赐号醇翁,升长史致仕。有《凤鸣集》。

  • 知情识趣

    懂得情意,善于体贴人。《醒世恒言》卷三:“美娘哀哭之际,听得声音厮熟,止啼而看,原来正是知情识趣的秦小官。”李劼人《死水微澜》六部二:“要仔细看看这个婆娘……到底像不像陆茂林所说的那样又规规矩矩,又知情识趣。” 并列 ①有情趣。李劼人《死水微澜》:“要仔细看

  • 伤教败俗

    见“伤风败俗”。明马中锡《罪言》:“课得美占,虽弑父与君,亦无大害。~,莫过于此。”

  • 焚券

    《战国策.齐策四》:“(冯谖)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战国时,冯谖为给孟尝君“市义”,来到孟尝君的封地薛城,假托孟尝君之命,当众焚烧了全部债券,受到当地民众的拥护称赞。后因用为同情民苦的典故,也可反用指以虚行而沽名钓誉。唐.温庭筠《开成五年……一百韵》诗:“市义虚焚券,关讥谩弃繻。”【词语焚券】   汉语词典:焚券

  • 习显

    即“徒单克宁”。 【检索习显 ==>】 古籍全文检索:习显     全站站内检索:习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