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

《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


史记
原文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太子得毋废。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王来,未到。孝惠帝慈仁,知太后怒,自迎赵王霸上,与入宫,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太后欲杀之,不得间。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犁明,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仓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馀不能起。孝惠以此日饮为淫乐,不听政。
    七年秋,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喋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夺之相权。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
(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

译文
    吕后,是高祖地位低贱时的妻子,生儿子孝惠帝和女儿鲁元公主。等到高祖做了汉王,取了定陶戚姬,非常宠爱,生了赵隐王如意。孝惠帝为人仁慈懦弱,高祖认为“不类我”,经常想废掉太子,改立戚姬的儿子如意,因为“如意类我”。戚姬受到高祖的宠幸,常跟着皇上去关东。吕后年纪太大,经常留在关中。如意被立为赵王后,好几次几乎取代太子。靠着大臣的力争,太子才没有被废掉。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高祖在长乐宫驾崩后,太子继承皇位。吕后最恨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就下令把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宫,而且把赵王招来。赵王受诏而来,还未到长安,孝惠帝很仁慈,知道太后发怒,便亲自到灞上迎接赵王,一起进宫,亲自陪着赵王一起饮食起居。太后想杀赵王而没有机会。孝惠帝元年十二月,皇帝一大早出去狩猎,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太后听说他独自在家,就派人拿毒酒给他喝。黎明孝惠帝回来时,赵王已经死了,太后又斩断戚夫人的双手双足,挖去眼珠,熏聋耳朵,给她灌了哑药,让她住在猪圈里,把她叫作“人彘”。过几天,就叫孝惠帝来观看“人彘”,孝惠帝看了问了以后才知道是戚夫人,于是大哭,因而生病,一年多不能起床。从此每天喝酒淫乐不理朝政。 
    七年秋,孝惠帝驾崩。发丧后,太后哭却没有眼泪。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疆,才十五岁,对丞相说:“太后只有孝惠帝一个儿子,现在孝惠帝死了,太后却哭的并不伤心,您知道其中的原因吗?”丞相说:“什么原因?”张辟疆说:“皇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害怕你们这些人。如今您请求拜吕台、吕禄为将军,率兵驻扎南、北两军。再请求让吕氏子弟进宫,在宫中掌权,这样太后就会心里塌实。你们就可以逃避灾祸了。”丞相按此行事,太后大喜,这才悲伤哭泣。吕氏的权势从此兴起。 
    太后行使皇帝的权利,与大臣商议,准备封吕家的人为王,询问右丞相王陵,王陵说:“高祖杀白马立下誓言:‘不是刘氏子弟而称王的,天下的人可以共同讨伐他。’现在吕氏称王,不合乎盟约”。太后不高兴,又问陈平、周勃,他们说:“没什么不可以的。”太后很高兴,退朝回宫。王陵责备陈平、绛侯说:“当初和高帝歃血为盟,难道你们不场吗?现在高帝死了,太后以女主临朝,意欲封吕氏子弟为王,你们放纵太后的想法,阿谀奉承,背弃盟约,你们有何面目见高帝于九泉之下?”陈平、绛侯说:“今天在太后面前公开反对,当朝力争,我们不如你,要说保全国家,安定刘氏后代的君王地位,你又不如我们了。”王陵无言以对。十一月,太后想要罢免王陵,拜王陵为皇帝的太傅,剥夺了他的相权。陈平为右丞相。 

《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    

猜你喜欢

  • 中书即事

    【介绍】:裴度作。中书即中书省。此诗大概作于元和十三(818)、十四年间,此时裴度为相,为皇甫镈构陷排挤,乃有此诗,剖白自己的忠君赤心,指斥排挤自己的小人为“苍蝇”,相信“白日长悬照”终会被人理解,表现诗人忠君之情一往而深,自明之心日月可鉴的忠正胸怀。

  • 钻逾

    同“钻穴逾墙”。清唐甄《潜书.除党》:“峻墙垣,谨防御,不与以钻逾之便。”【词语钻逾】   汉语词典:钻逾

  • 开乡试科。

    《明通鉴》卷三:“是月,开乡试科取士,自应天外,凡十一行省皆举之。京畿乡试,以刘基、秦裕伯为考官,宋濂、詹同等为同考官。”

  • 后唐明宗实录

    后(後) 书名。五代后唐张昭远、李祥、程渥、吴承范、杨昭俭修撰,姚��监修。 三十卷。 记李亶(嗣源)事。已佚。 【检索后唐明宗实录 ==>】 古籍全文检索:后唐明宗实录     全站站内检索:后唐明宗实录

  • 析毫剖厘

    析、剖:分解。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分解原已极细小的事物。形容极其仔细透彻。《云笈七签》卷一○二:“穷幽极微,至纤无际,析毫剖厘,刀铗锋锐,不足言其细也。” 见“析毫剖芒”。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102:“穷幽极微,至纤无际,~,刀铗锋锐,不足言其细也。”

  • 支机石

    《太平御览》卷八引南朝宋.刘义庆《集林》:“昔有一人(一说为汉武帝令张骞乘槎寻觅河源的事)寻河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成都市上买卜算命先生),云:‘此织女支机石也。’”“支机石”即指织女支垫织布机用的石块。旧时多把石器时代的遗物附会为神话中的“雷公斧”或“支机石”。唐.宋之问《明河篇》:“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诗人在这里全用此典。又杜甫《天池》

  • 林修明

    【生卒】:?—1911 【介绍】: 清末广东蕉岭人,字德昭。生于南洋富商之家。因受外侮刺激回国,旋留学日本,归国后任蕉岭中学及松口公学教习,从事革命活动。宣统三年春,辞职赴广州,参与筹划起义。广州起义时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力战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修

  • 冯金伯《词苑萃编》卷五引《古今词话》:高观国精于咏物,《竹屋痴语》中最佳者,有《

    皆工而入逸,婉而多风。

  • 卧闲堂巾箱本《儒林外史》刊行。

    此本小型,半页九行,行十八字。每回后有评语。首乾隆元年闲斋老人序。每回后有评语,(第四十二至四十四回、第五十三至五十五回无评语)。此本为目前可见及的最早五十六回本。据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 亦息渴儿

    即亦思宽。又名热海。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明一统志·亦力把里》:热海“周数百里。夷呼亦息渴儿”。即“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