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旧唐书·贺知章传》

《旧唐书·贺知章传》


旧唐书
原文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皆陆象先在中书引荐也。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是岁,玄宗封东岳,有诏应行从群臣,并留于谷口,上独与宰臣及外坛行事官登于岳上斋宫之所。初,上以灵山清洁,不欲喧繁,召知章讲定仪注,因奏曰:“昊天上帝君位,五方诸帝臣位,帝号虽同,而君臣异位。陛下享君位于山上,群臣祀臣位于山下,诚足垂范来叶,为变礼之大者也。然礼成于三献①,亚终合于一处。”上曰:“朕正欲如是,故问卿耳。”于是敕:“三献于山上行事,五方帝及诸神座于下坛行事。”俄属惠文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②子弟喧诉盈庭。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知章性放旷,善谈笑,当时贤达皆倾慕之。工部尚书陆象先,即知章之族姑子也,与知章甚相亲善。 
    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笺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宝之。时有吴郡张旭,亦与知章相善。旭善草书,而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为“张颠”。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仍令侍养。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贺知章传》) 
注释①三献: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即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合称“三献”。 
注释②门荫:又可称为恩荫、荫补等,指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门荫制度是唐代科举考试之外的人仕之途。 

译文
    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贺德仁的族孙。年轻时以文章知名,考中进士。最初出仕被授予国子四门博士。又转任太常博士,都是陆象先在中书任上所举荐的。开元十三年(725),升任礼部侍郎,加官集贤院学士,又担任皇太子侍读。这一年,玄宗到东岳泰山祭天,有诏命让他随群臣一同前往,并停留在山谷口上,玄宗单独与宰相及外坛行事官登上泰山上斋祀的地方。当初,玄宗因为灵山清静洁净,不想过于喧闹,召知章前去讲解拟定礼仪制度。知章便进言说:“昊天上帝是君位,五方诸帝是臣位,帝的称号虽然相同,而君臣的地位不同。皇上应到山上去祭祀君位,群臣当在山下祭祀臣位,这的确足以垂范于来世,是变革礼法的大举措。然而祭祀大礼成于三献仪式,亚献爵、终献爵应与初献爵合在一处。”玄宗说:“我正想这样做,所以问问你。”于是诏命:“三献祭礼在山上进行,五方帝及众神座在下坛进行祭祀。”不久遇上惠文太子去世,有诏书命礼部挑选挽郎,结果知章取舍不太允当,门荫子弟为此围住礼部喧闹满庭。知章只得用梯子登上墙头,探出头去处理事情,当时人都嗤笑他,他因此改任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担任集贤院学士。不久授官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知章性情豪放旷达,谈笑风生,当时贤人达士都很倾慕他。工部尚书陆象先,是知章同族姑母的儿子,与知章很亲密友善。 
    象先常对人说:“贺兄言谈举止潇洒倜傥,真可以说是风流之士。我与子弟阔别都并不思念,而一天不见贺兄,就觉得自己变得浅俗狭隘。”知章晚年更加豪纵放诞,不拘礼法。自号“四明狂客”,又称为“秘书外监”。遨游于里巷之中。醉后写作诗文,下笔成文,一气呵成,文不加点,都卓然可观。他擅长草隶书法,常常是喜爱书法的人供给他纸张笔墨,他便挥毫题写,一气呵成,每张不过数十个字,人们相互流传,当宝贝一样珍藏。当时有吴郡人张旭,也与知章互相友善。张旭擅长草书,好饮酒,每常于醉后呼喊狂奔,索笔挥洒,则笔致变化无穷,有如神助,当时人称为“张颠”。天宝三年( 744),知章因病而精神恍惚,便上疏请求让自己度为道士,请求返回乡里,还捐出本乡住宅作为道观。玄宗答应了他的请求,授予他儿子典设郎贺曾会稽郡司马之职,让他好奉养父亲。知章离京时,皇帝亲自做诗相赠以送行。皇太子以下官员都前往握手告别。还乡不久辞世,终年八十六岁。 

《旧唐书·贺知章传》    

猜你喜欢

  • 垒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指郁结在胸中的愤世疾俗之气),故须酒浇之。’” 晋人王孝伯问王大:“阮籍比之司马相如怎么样?”王大认为两人有所不同,阮籍的胸中郁结着垒块,所以必须用酒来浇。后

  • 石臼岛

    在今山东日照市东南海中。《宋史李宝传》:南宋绍兴末,金人由海道围海州,李宝督海舟登岸奋击,金人败去。宝至胶西石臼岛,金人已出海口,即此。 【检索石臼岛 ==>】 古籍全文检索:石臼岛     全站站内检索:石臼岛

  • 李乾顺

    【生卒】:1083——1139党项族人,西夏国王李秉常子。辽大安二年(1086),嗣父为夏主,臣辽。金天会二年(1124),上表称藩于金,辖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乙室耶刮部吐禄泺以西,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天眷二年死,谥圣文皇帝,庙号崇宗。(,参《宋史》)

  • 道人溪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密云县: 道人溪 “在县东北石盘峪。《志》 云: 源发龙门,流经县界,入于潮河”。

  • 隆兴路

    ①蒙古中统三年 (1262) 改抚州置,治所在柔远县 (寻改名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怀安县、山西天镇县、内蒙古集宁市、太仆寺旗之间。元皇庆元年 (1312) 改为兴和路。 ②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隆兴府置,为江西行省治。治所在南昌、新建二县 (今江西南昌

  • 董遵

    【介绍】: 明浙江兰溪人,字道卿。师事章懋。入太学,出为南昌府学训导,官至感恩知县。平居以孝闻。卒年七十余。 【董遵作品 ==>】 

  • 乘白驹

    源见“白驹空谷”。喻贤人离去。亦喻脱身羁囚。唐 李白《古风》之四五:“去去乘白驹,空山咏场藿。” 【检索乘白驹 ==>】 古籍全文检索:乘白驹     全站站内检索:乘白驹

  • 海潮赋

    篇名。唐卢肇撰。认为海与月同属阴,不能相激,故月亮不是潮汐成因。用浑天的宇宙结构理论解释潮汐成因。认为大地浮于海洋,天在海洋之外。太阳随天球旋转,一天中有早晚两次接触海洋面,“日激水而潮生,月离日而潮大”,“日出,则早潮激于右”;“日入,则晚潮激于左”。这

  • 莱衣

    同“莱子衣”。南唐李中《献中书杨舍人》诗:“銮殿对时亲舜日,鲤庭过处着莱衣。”【词语莱衣】   汉语词典:莱衣

  • 北陵

    ①即昭陵。在今辽宁沈阳城北郊北陵公园。清太宗皇太极葬此。②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628),蹇叔曰:“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即“清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