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委
①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任用官员方法之一。由皇帝钦派称差,由各衙门堂官及各省督抚等所派称委。凡学政等限年期满更换之差,均请旨简派,各衙门所属无额缺官员,均由本堂官派委。② “差委侍卫章京”之简称。
①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任用官员方法之一。由皇帝钦派称差,由各衙门堂官及各省督抚等所派称委。凡学政等限年期满更换之差,均请旨简派,各衙门所属无额缺官员,均由本堂官派委。② “差委侍卫章京”之简称。
【生卒】:1362—1416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
【介绍】:见顾云。
【生卒】:1720—1797清江苏太仓人,字子凝,号蓬心,又号蓬樵老莲、柳东居士。王原祁曾孙。乾隆二十五年举人,由内阁中书累官永州知府。工诗,画山水有苍润之气。罢官后以书画为生。有《蓬心诗钞》。
在今湖南桃源县南十五里。下有潭。《水经·沅水注》: 沅水 “东带绿萝山,绿萝蒙幂,颓岩临水,实钓渚渔咏之胜地,其迭响若钟音,信为神仙之所居”。《道书》 以为第四十二福地。
集镇名。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南部。属彭杜村乡。人口 2270。 传因明永乐年间侯氏在此开店得名。产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有制笔厂。106国道经此。
古地名。故址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面海上,或在今马六甲海峡东部之皮散岛。《汉书地理志》:“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
【介绍】:见吴霭。
又称碾子、海青碾。一种谷物加工机械。在一个石制圆形碾盘中央,装一根固定轴,由人力或畜力驱使一个石辊在碾盘上绕轴滚动,利用磙子重量碾米碾面。元《王祯农书》对辊碾有详细记载。 辊碾图 【检索辊碾 ==>】 古籍全文检索:辊碾 全站站内检索:辊碾
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建,即今新疆塔城市。光绪十四年 (1888) 于此置塔尔巴哈台直隶厅。1913年改为塔城县。1984年改设塔城市。
本蜀国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灭蜀,初置封国,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置郡,“因蜀山以为郡名”(《元和郡县志》)。治成都县(今市)。辖境约当今四川岷江流域、沱江中上游、涪江中游和大渡河下游地区。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分巴、蜀二郡置广汉郡,辖境缩小,仅有今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