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笋街
唐宋时成都城街道之一。相当今四川成都市红光中路石笋街一带。《全蜀艺文志》卷38唐刘禹锡《新修福成寺记》:“益州石门街大逵坦然,西驰曰石笋街。”因街有挺然耸峭石二株得名。杜甫《石笋行》:“君不见益州城西门, 陌上石笋双高蹲。”
唐宋时成都城街道之一。相当今四川成都市红光中路石笋街一带。《全蜀艺文志》卷38唐刘禹锡《新修福成寺记》:“益州石门街大逵坦然,西驰曰石笋街。”因街有挺然耸峭石二株得名。杜甫《石笋行》:“君不见益州城西门, 陌上石笋双高蹲。”
又作可木河卫。明永乐十年(1412)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地方。后废。明永乐十年(1412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科木附近。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官名。北魏置。多简称为内都大官,并和“中都坐大官”、“外都坐大官”合称为“三都大官”。掌刑狱,并主司品官。属官有内都下大夫、内都坐令等。任此职者多为宗室诸王,外戚及胡汉重臣,权势很大。祭吊时位在三公及尚书令之上。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罢。
同“含垢忍耻”。明 袁宏道《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含垢包羞,与世委蛇若此?” 见“含垢忍辱”。明袁宏道《广庄人间世》:“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我根潜伏,恶能~,与世委蛇若此?”
①明洪武十二年(1379)置,后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东南。《明一统志》卷73叠溪所:小关“在所城东五里”。②又称禁峪关。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去旧潼关十里。《周书·文帝纪》:西魏大统三年(537)正月,“庚戌,太祖率骑六千还长安,声言欲保陇右。辛亥,谒帝而潜出军。癸丑旦,至小关。窦泰卒闻军至,惶惧,依山为阵,未及成列,太祖纵兵击破之,尽俘其众万余人。斩泰,传首长安”。《资治通鉴》卷1
【介绍】: 宋宗室,字元发。赵元佐孙。轻财好施。母早逝,得其肖像,奉之如生。终明州观察使。谥孝宪。 【赵宗悌作品 ==>】
露:显露。锋芒:比喻人的才干、锐气。不显露才干或锐气。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隐匿。宋.吕祖谦《杂说》:“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述宾 有意将自己的能力、抱负掩盖起来。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载:“北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曰:能断大事,不拘
【介绍】: 名或作霸。唐舒州同安人。仕为宁陵丞。武周天授中应革命举,得召见,自陈往讨徐敬业之志,曰:“臣誓抽其筋,食其肉,饮其血,绝其髓。”武后悦,授左台监察御史,时号四其御史。好谄媚于上。尝按芳州刺史李思徵,不胜楚毒死,乃精神错乱,屡见思徵索命,援刀自剖
亦作拜雅喇,满语音译。清代护军的满语 (1621),进攻辽阳时,以红甲配合败明骑兵,又以诸贝勒白拜雅喇败明步兵。天聪三年(1629),太宗皇太极首次征明都,以每牛录巴牙喇8名从征,2名留守。顺治十七年(1660),满语仍旧,汉名改称护军。
南朝梁人,祖籍吴兴乌程(今浙江吴兴)。少善《庄子》、《老子》,兼通《孝经》、《礼记》,尤精于三玄,每讲学,听者常五百余人。累迁至国子助教。邵陵王纶好其学,及为江州、郢州刺史,皆携其同往,所至开馆讲授,传其学。(,参见《南史》) 【生卒】:475—547 【介绍】: 南
即“咽面”。 【检索样磨 ==>】 古籍全文检索:样磨 全站站内检索:样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