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清河

大清河

①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今河北省中部。其源出大行山和恒山南麓,由拒马河、唐河、潴龙河等汇合于成,东流经白洋淀等淀泊,在天津市与子牙河、北运河相汇入海河。历代河道变化大,北宋今白洋淀至文安洼一带称为塘泺,北连拒马河下游白沟河,谓界河。《宋史·河渠志五》:“塘泺,缘边诸水所聚, 因以限辽。……凡并边诸河,若滹沱、胡卢、永济等河, 皆汇于塘。”又此时浑河(今永定河)下游南移至安次县,下游合于界河,则界河水系大扩。金大安中滹沱河南迁后,仅潴龙河入注大清河。由于浑河不断变迁,大清河各支流也受夺并。清康熙中筑永定河长堤,大清河河床趋于稳定。

②亦名扣河、清河。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之寇河。明《全辽志》卷1:大清河在“城(开原老城)东南十五里。源出分水岭者名扣河,西流一百八十九里至石咀,别名大清河”。

③亦曰北清河。东阿以下至济南,皆济水故道;济南东北为漯水故道。金元以后称大清河。清咸丰四年(1854)黄河在铜瓦箱决口,东北入山东,大清河自东阿旧治西鱼山以下遂为黄河所夺。今惟东平境内汶河分南北二支,北支仍名大清河,西北流注东平湖,又自湖北出为大清河,至鱼山下入黄河。


(1)古水名。又称清河。古济水之下游。西起今山东省梁山县,东北流经东阿、平阴、济南、博兴入于海。金、元、明大清河,改道如今黄河。1855年自今东阿旧治西鱼山以下为黄河所夺。今山东省东平县境有大清河,已非故道。(2)今水名。又称上西河。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中部。源出太行山和恒山南麓,由北支拒马河和南支唐河、潴龙河汇合而成。南支诸河汇入白洋淀,泥沙沉淀,出淀后变为清流,在新镇与北支相汇后,称大清河。东流经大片洼淀地区,在天津市汇子牙河后入海河。长448千米,流域面积3.96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9米3/秒。上游多支流,源短流急,汛期同时涨水,下游宣泄不畅,旧时水灾频繁。建国后在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整修河堤,下游开掘独流减河,排洪入海,以减免水患。


猜你喜欢

  • 咸塘河

    在今江苏无锡市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 咸塘河 “南通五泻河,北入江阴界”。

  • 归有光《周封君传》

    归有光原文: ①周封君者,广东按察司副使周美济叔之父也。其先海虞人,后徒昆山之茆泾。 ②济叔少时,封君口授以书。比数岁,遣从师学。暮归,辄燃膏,令从旁读诵,夜分乃寝,率以为常。及济叔入郡学,念已自能进取,遂不复闻省。日取医卜,地理、星命书观之,尤精小儿痘疹

  • 言来语去

    你说过来,我说过去。元.曾瑞《留鞋记》一折:“他把娇胭腻粉频交易,与我言来语去相调戏。”《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直生与他言来语去,觉得更深了,心里动念道:‘他是个鬼,我与他说话已久,不要为鬼气所侵,被他迷了。趁心里清时,打发他去罢。’”《官场现形记》五回

  • 李子虔

    【介绍】:见李庾。

  • 亥豕

    同“亥豕讹”。清鲍廷博《〈芦浦笔记〉跋》:“右《芦浦笔记》十卷……三写之后,亥豕渐多,存之以俟善本勘定焉。”【词语亥豕】   汉语词典:亥豕

  • 冯敏昌又不第,夏遂南还。

    据冯士镳《先君子太史公年谱》。

  • 上蔡苍鹰

    《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九二六引《史记》作:“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不可得矣。” 秦朝时,李斯受奸相赵

  • 武胜场

    唐文德元年 (888) 改武德场为武胜场。治所即今福建长泰县。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 (955)升为长泰县。唐文德元年(888年)改武德场置,治今福建省长泰县。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升为长泰县。

  • 赵庆熺卒。

    庆熺(1792—1847)字秋舲,浙江仁和人。道光二年进士,家居二十年,始选延川知县,不果往,改金华教授,未及履任而卒。性倜傥,工诗词,有《楚游草》、《蘅香馆诗稿》、《香消酒醒词》、《香消酒醒曲》等。魏谦升《香消酒醒词序》:“三十年前……君与余诗文外,复喜倚声,君

  • 黄佐

    【生卒】:1490—1566 【介绍】: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与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学从程、朱为宗,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