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司业
官名。即国子司业。
官名。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始置,取《礼祀》“乐正司业”之义,为国子监的副长官,员额一人。掌国子监及各学的教法、政令。唐制员额二人,从四品下。北宋改设一人,正六品。南宋隆兴间,并有司业,不与祭酒同时任命。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始复设。金设一人,升为正五品;元设二人,仍为正五品;明设一人,改为正六品;清设三人,满、蒙、汉各一人。
官名。即国子司业。
官名。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始置,取《礼祀》“乐正司业”之义,为国子监的副长官,员额一人。掌国子监及各学的教法、政令。唐制员额二人,从四品下。北宋改设一人,正六品。南宋隆兴间,并有司业,不与祭酒同时任命。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始复设。金设一人,升为正五品;元设二人,仍为正五品;明设一人,改为正六品;清设三人,满、蒙、汉各一人。
李开先《大中大夫太仆寺卿愚谷李公合葬墓志铭》:“戊子(1528)秋,(舜臣)起复,补稽勋司,已而升验封署员外郎。己丑(1529)秋,调考功。庚寅(1530)冬,养病得请,避权贵相忌,托病而逃之耳。癸巳(1533)赴部,补户部湖广司员外郎,升浙江司郎中,尽心国计,不以失清要
冯翊(郡治今陕西大荔东)人。隋初为兵部尚书,颇有才干。(,参见《北史》)隋冯翊人。明悟有干才。文帝开皇时任兵部尚书。与刘仁恩、冯世基、厍狄嵚有名于时。
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入山学道,绝谷物养生。八十一岁时,应晋王广召,至扬州。广请受道法,辞以时日不便。寻死,弟子言其尸解。广令画工图其貌。(,参见《北史》) 【介绍】: 隋东海郯人。沉静寡欲,不娶妻。入天台山,绝谷养性。入隋,晋王杨广手书召之,诣扬州。广请受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属著帐郎君院。统领祗候郎君。下辖左、右祗候郎君班详稳司。 置详稳、 直长、 闸撒狘、 拽剌等职。辽著帐郎君院分司之一。其官有祗候郎君班详稳、祗候郎君直长、祗候郎君闸撒狘,统领所属祗候郎君。
利用回转仪原理制成的香炉。《西京杂记》卷一载:长安巧工丁缓“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历代都有所造,其名不一,或称“木火通”、“香球”,或称“滚灯”等,多据其用途或支架所撑的物体而命名。 【检索被中香
隋人。任侍御史。炀帝时,受命与司隶从事杜行满出使西域,至罽宾,得玛瑙杯。抵王舍城,获佛经。达史国,收十舞女、师子皮、火鼠毛。撰有《西蕃记》,佚文见于《通典》。大业六年(610),从炀帝西巡,奉诏会西突厥处罗可汗于大斗拔谷。后附王世充,不知所终。 【检索韦节 ==>
读音:yīng qí楚穆王之子,公子婴齐之后也。婴齐字子重,为令尹。(见《通志·氏族略·以名为氏》)
王蒙、刘学锴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66.6万字。本书选辑建国后数十位李商隐研究专家的论文58篇,其中,王蒙《李商隐的挑战》为代序,刘学锴《〈李商隐开成末南游江乡说再辨正〉补正》附于《李商隐开成末南游江乡说再辨正》之后。书后附录1949~1997年李商隐研究专著与论文目录,颇便检阅。
【生卒】:?——1646字秋卿,昆山(今属江苏)人。崇祯时,初为南昌通判,迁永州同知,以道阻改知广信。与黄道周守城。清兵破城,被俘,不降,幽禁,自尽。【生卒】:?—1646明苏州府昆山人,字秋卿。崇祯间入国学,授南昌通判,迁广信同知。清兵破城,被俘,不屈自杀。
见“阿里麻里”(1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