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浑
【生卒】:438—454
字休渊,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子。初封汝阴王,改封武昌王。孝建元年(454)为雍州刺史。在镇自号楚王,改年号为永兴元年,备置百官,以为玩笑,为长史所奏,免为庶人,旋又逼令自杀。(,参见《南史》)
【生卒】:438—454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渊。文帝第十子。少凶戾。袭封汝阳王,后徙武昌王。刘劭杀文帝自立,以为中书令。孝武帝孝建初为雍州刺史。作文檄自称楚王,建号永光,备置百官以为嬉笑。长史王翼之呈其手迹于孝武。免为庶人,逼令自杀。
【刘浑作品 ==>】
【生卒】:438—454
字休渊,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子。初封汝阴王,改封武昌王。孝建元年(454)为雍州刺史。在镇自号楚王,改年号为永兴元年,备置百官,以为玩笑,为长史所奏,免为庶人,旋又逼令自杀。(,参见《南史》)
【生卒】:438—454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渊。文帝第十子。少凶戾。袭封汝阳王,后徙武昌王。刘劭杀文帝自立,以为中书令。孝武帝孝建初为雍州刺史。作文檄自称楚王,建号永光,备置百官以为嬉笑。长史王翼之呈其手迹于孝武。免为庶人,逼令自杀。
同“百口莫辩”。宋 陈亮《谢何正言启》:“谤出事情之外,百喙莫辩;变生意料之馀,三肱并折。”《野叟曝言》第七四回:“素臣一段议论,如老吏断狱,使刘邦百喙莫辩。” 见“百口莫辩”。《野叟曝言》71回:“素臣一段议论,如老吏断狱,使刘邦~。”
日夜谋划。宋.陈亮《论励臣之道》:“今陛下慨念国家之耻,励复仇之志,夙夜为谋,相时伺隙。” 偏正 从早到晚都在谋划。宋陈亮《论励臣之道》:“今陛下慨念国家之耻,励复仇之志,~,相时伺隙。”△多用于描述谋划的状况。→铺谋定计 想方设法 ↔无所用心
佛教指未入佛门的人。泛指普通人。明.叶宪祖《鸾
【生卒】:?——1636字百当,定兴(今属河北)人。由贡生累官兰州知州。居乡里,佐鹿善继守定兴。清兵破城,死。
按:周之琦(1782—1862)字稚圭,号退庵,
在辽宁省抚顺市区东部。面积191.8平方千米。人口35.2万。辖10街道办事处、2乡。区人民政府驻搭连街。1948年设新安区,1956年改东湖区,1968年改露天区,1998年改东洲区。有龙凤煤矿、老虎台煤矿、胜利煤矿、抚顺石油二厂、辽宁发电厂、抚顺乙烯化工厂。商业集中在东洲大街、
①三国魏广平邯郸(今属河北)人,本名邵,字孔才。历官尚书郎、陈留太守、散骑常侍等。正始中,专事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其思想具有综合名、法、儒、道诸家的倾向,为魏晋玄学的先驱者之一。以提出考核名实、品鉴人物的理论而著名。认为人“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苟
并列 说这个,说那个。形容唠唠叨叨。《醒世姻缘传》2回:“那珍哥狂荡了一日回来,正要~,讲说打围的故事,那大舍没投仰仗的不大做声。”一本作“说冬瓜,道茄子”。→说东道西。也作“数黄瓜,道茄子”、“数冬瓜,道茄子”。
在今四川铜梁县东南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9合州:泸昆山“一名巴岳山,在巴川县南十五里。山有巨石如狻猊,是名香炉峰。有昆谷洞,多苍玉。有濑玉溪,有木莲花,高五六丈,叶如楠,花如菡萏,出山则不植”。《方舆纪要》卷69铜梁县:巴岳山“在县南十五里。岩洞幽胜”。
一种在筷子上烙出美术图案的特种工艺。起于清末,盛行于河南省南阳回族中。采用伏牛山特产的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色比象牙的冬青木作原料,经选料,刨光、定型,用铁笔烧红,在上面烙制美术图案和书法等12道工序制成。其画图精细,色泽柔润,美观大方。既是生活用品,又是精巧的工艺品。驰名国内外,为用者所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