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本年或稍后,谢翱、林景熙、王英孙等人结汐社于会稽。

本年或稍后,谢翱、林景熙、王英孙等人结汐社于会稽。

何梦桂有《汐社诗集序》,见《潜斋集》卷六。[按,邵廷采言杨琏真伽发宋陵在至元二十二年,当是据周密《癸辛杂识》。(徐沁《金华游录注》言宋濂《书穆陵遗骼事》及丘濬《续资治通鉴》皆以发陵在至正二十二年。)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五十二已辨其误。杨琏真伽发宋陵,当在至元十五年,即宋帝昺祥兴元年。考邵廷采所作诸人传,谢翱等人结汐社在杨琏真伽发宋陵之后。姑系于此。]邵廷采《宋遗民所知传》:“谢翱……其诗直溯盛唐而上,不作近代语。文尤靳拔峭勍,雷电恍惚出入风雨中。当其执笔时,瞑目遐思,身与天地俱忘……初抵会稽,与故将作监簿王英孙交,望哭宋诸陵。及唐珏、林景熙等收遗蜕,翱为之画策,故有《冬青引》赠珏曰……英孙、景熙等和而歌之,遂结社稽山,名其会所云汐社,取晚而信也。”又:“王英孙,字才翁,号秀竹,山阴人。德祐二年春,知时事去,与弟主管官诰院茂孙同月解官归。会郡大饥,倾囷全赈,为衣冠避乱者所宗。闽人谢翱、东瓯林景熙、郑宗仁皆主其家,共结汐社,同里唐珏与焉。及杨琏真伽发宋诸陵,英孙痛愤,出白金属珏等结少年入山收遗蜕,造石函六,刻纪年一字为号,使景熙收高孝二陵,珏及诸人收馀四陵……遇寒食,私祭之,故翱诗曰‘白衣人拜树下起’(按,即谢翱赠唐珏之《冬青引》诗),指寒食之祭也……卒于仁宗皇庆壬子元年,年七十五。”又:“唐珏,字玉潜,号雷门,会稽人……至元二十二年,杨琏真伽,利宋攒宫金玉,上言宋陵王气盛,请发之……珏时年三十二。……初,谢翱入会稽,契珏定交。既葬陵,作《冬青引》赠珏,珏亦自作《冬青引》诗纪岁月。《续纲》系于帝昺祥兴元年。”又:“林景熙,字德旸,号霁山,温州平阳人……至大三年庚戌卒于家,年六十九。所居白石巷,诗六卷,曰《白石樵唱》,大抵凄怆故国,与谢翱相表里。翱诗奇崛,景熙幽宛,并为宋季名家。遂昌郑元祐述景熙事,载《辍耕录》。”又:“郑宗仁,字朴翁,平阳人……宋陵被发,与林景熙同入山。景熙故为丐者,而宗仁采药以草囊拾散骨,各有所得。既而归芗山瀑中。王英孙延致,教授家塾二十馀年。成宗大德六年壬寅五月卒于家,年六十三。”(《思复堂文集》卷三)

猜你喜欢

  • 崇武驿

    在今山东聊城市城东门外运河西岸。《方舆纪要》 卷34谓 “为往来孔道,置水马驿于此”。

  • 吴双山

    在今陕西麟游县东南,南接扶风县界。《方舆纪要》卷55麟游县:吴双山“在县南十里,有四峰双峙,俗呼吴双山”。《清一统志·凤翔府一》:吴双山“又名四峰山,险峻可资守御。明崇祯十二年贼张一明据此,月余始平”。

  • 延陵听乐

    源见“自郐无讥”。谓听音乐而知国政。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延陵听乐,知列国之典彝。”

  • 夏馥毁形

    《后汉.党锢传》:“夏馥为党魁,及张俭等亡命,皆被收考,辞所连引,布偏天下。馥乃自剪须变形,隐匿姓名,为冶家傭。亲突烟炭,形貌毁瘁,人无知者。弟静,遇馥不识,闻其言声,乃觉而拜之。”后汉夏馥因党祸而亡命,自剪须毁形,隐匿。弟静,见兄面不识,听音后方知是兄夏馥。后用为兄弟相逢甚难之典。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十五《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少

  • 轮对

    官场用语。北宋太祖常令百官轮次面对,须指陈时政得失、举述朝廷急务,凡事关利害者许以极言,称为轮对。其后成定制。 【检索轮对 ==>】 古籍全文检索:轮对     全站站内检索:轮对

  • 吴菘

    清安徽歙县人,字绮园。黄山僧雪花尝绘黄山诸卉图,宋荦为题句,菘因各为作笺,成《笺卉》。

  • 十色笺

    唐代名纸。传为蜀人谢公创制,故又称谢公笺。分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十色。一说又称蛮笺。 【检索十色笺 ==>】 古籍全文检索:十色笺     全站站内检索:十色笺

  • 李时勉卒,年七十七。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九一“景泰元年夏四月甲申(十一日)”:“国子监祭酒致仕李时勉卒。……时勉刚毅正直,表里一致。孝友仁慈,本于天性。父有疾,躬视汤药,不离侧。恤孤救难,无间亲疏。少师杨士奇尝称时勉文学老成,操行修洁,节仪足以表俗,刚正足以任事,量足以容

  • 汉尉旧城

    源见“吴市隐”。汉梅福曾任南昌尉,后弃官隐遁。因以“汉尉旧城”指南昌市。清毛奇龄《自南昌逾峡江入庐陵界》诗:“周郎雄镇下,汉尉旧城前。”

  • 窦恭

    炽子。从周武帝平齐有功,封赞国公,为西兖州总管。后有罪赐死。(,参见《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