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服
有丧服在身,居丧。《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过:探望。
【词语有服】 汉语词典:有服
有丧服在身,居丧。《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有服,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过:探望。
亦称 “栈阁”、“阁道”。我国古代在今陕、甘、川、滇诸省境内山岩险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战国时开始修建。《战国策·秦策》: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汉书·张良传》: “汉王之国,良送至褒中。……良因说汉王烧绝栈道,示天下无还心。” 颜师古注: “栈道,阁道也。” 川陕两省之间,栈道有陈仓道、金牛道、米仓道、左担道四条。
进用善良,惩罚邪恶。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善惩恶,不以亲仇自嫌:用此辅君,足为名相。” 见“进善惩奸”。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不以亲雠自嫌。”
字文光,掖县(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授乌程知县。升左佥都御史。万历十四年(1586),疏请纳忠言,信政令,召大臣商榷治理,次第举行实政,弊在内府者一切停罢,饬戒督抚有司务救民疾苦。帝嘉纳。议日木贡事,力言非策。后官至吏部尚书。时朋党已成,朝中议论对立,所谈论,
参见[触手成春]。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杜韩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不用力而触手生春:此仙人与人之别也。” 连动 一动手春天就来了,生机勃勃。形容技术高超神奇。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然以杜韩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
我国独龙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同县的怒族也使用独龙语。另外,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使用人口约12000左右。在国外,称日旺语,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独龙语有方言差别,分独龙江方言和怒江方言。方言间差别不大,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和少量词汇上。以贡山四区龙拉独龙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28个。塞音、塞擦音
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东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霍家桥,人口2200。镇南原有大木桥,相传为二百年前一霍姓商人资助建造,故名。1949年为霍桥区霍桥乡。1958年由霍桥、施桥、汤汪乡部分地域合置霍桥公社。1983年复乡,1995年改置镇。产小麦、稻、蔬菜、
①秦县。因在新水之阳得名(《汉书地理志》应劭注)。治今安徽界首市北。西汉属汝南郡。西晋废。②三国吴分益阳县置。治今湖南宁乡县西横市北。属衡阳郡。城垣故迹犹存。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新康县。③清雍正二年(1724)分昆山县置。与昆山县同城而治(今江苏昆山市)。属苏州府
喻积小成大、积少成多。《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兼语 聚积细水而汇成深渊。比喻只要不断地努力,就能取得事业成功。《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用于劝学。
源见“桓山之悲”。喻指别离之人。南朝梁元帝《遗武陵王诗》:“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词语四鸟】 汉语词典:四鸟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吞舟之鱼”,是极言鱼大可以吞舟。后泛指庞然大物。亦用以比喻伟大的贤人。汉.贾谊《吊屈原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吞舟之鱼”又可用以比喻罪恶极大的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纲漏吞舟之鱼。”偏正 吞得下船只的大鱼。后比喻高大的人或物。语出《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列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