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诗词古文>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原文和赏析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网友点评

曹操远征乌桓,写下了一首诗,名气堪比《出师表》,不少人都会背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作者介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bù chū xià mén xíng
步出夏门行

dōng lín jié shí, yǐ guān cāng hǎi.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shuǐ hé dàn dàn, shān dǎo sǒng zhì.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shù mù cóng shēng, bǎi cǎo fēng mào.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qiū fēng xiāo sè, hóng bō yǒng q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rì yuè zhī xíng, ruò chū qí zhōng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xīng hàn càn làn, ruò chū qí lǐ.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xìng shèn zhì zāi, gē yǐ yǒng zhì.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注释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诗词大意

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碣石山高高地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行,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