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诗词古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原文和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
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

赏析

wén yǔ kě huà yún dāng gǔ yǎn zhú jì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zhú zhī shǐ shēng, yī cùn zhī méng ěr, ér jié yè jù yān.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zì tiáo fù shé hān yǐ zhì yú jiàn bá shí xún zhě, shēng ér yǒu zhī yě.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jīn huà zhě nǎi jié jié ér wèi zhī, yè yè ér lèi zhī, qǐ fù yǒu zhú hū? gù huà zhú bì xiān dé chéng zhú yú xiōng zhōng, zhí bǐ shú shì, nǎi jiàn qí suǒ yù huà zhě, jí qǐ cóng zhī, zhèn bǐ zhí suì, yǐ zhuī qí suǒ jiàn, rú tù qǐ hú luò, shǎo zòng zé shì yǐ.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yǔ kě zhī jiào yǔ rú cǐ.
与可之教予如此。
yǔ bù néng rán yě, ér xīn shí qí suǒ yǐ rán.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fū jì xīn shí qí suǒ yǐ rán, ér bù néng rán zhě, nèi wài bù yī, xīn shǒu bù xiāng yìng, bù xué zhī guò yě.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gù fán yǒu jiàn yú zhōng ér cāo zhī bù shú zhě, píng jū zì shì liǎo rán, ér lín shì hū yān sàng zhī, qǐ dú zhú hū? zi yóu wèi mò zhú fù yǐ yí yǔ kě yuē:" páo dīng, jiě niú zhě yě, ér yǎng shēng zhě qǔ zhī lún biǎn, zhuó lún zhě yě, ér dú shū zhě yǔ zhī.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jīn fú fū zi zhī tuō yú sī zhú yě, ér yǔ yǐ wéi yǒu dào zhě zé fēi xié?" zi yóu wèi cháng huà yě, gù dé qí yì ér yǐ.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ruò yǔ zhě, qǐ dú de qí yì, bìng dé qí fǎ.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yǔ kě huà zhú, chū bù zì guì zhòng, sì fāng zhī rén chí jiān sù ér qǐng zhě, zú xiāng niè yú qí mén.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yǔ kě yàn zhī, tóu zhū dì ér mà yuē:" wú jiāng yǐ wéi wà cái.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 shì dài fū chuán zhī, yǐ wéi kǒu shí.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jí yǔ kě zì yáng zhōu hái, ér yú wèi xú zhōu.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yǔ kě yǐ shū yí yú yuē:" jìn yǔ shì dài fū, wú mò zhú yī pài, jìn zài péng chéng, kě wǎng qiú zhī.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wà cái dāng cuì yú zi yǐ.
袜材当萃于子矣。
" shū wěi fù xiě yī shī, qí lüè yún:" nǐ jiāng yī duàn é xī juàn, sǎo qǔ hán shāo wàn chǐ zhǎng.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 yǔ wèi yǔ kě:" zhú zhǎng wàn chǐ, dāng yòng juàn èr bǎi wǔ shí pǐ, zhī gōng juàn yú bǐ yàn, yuàn dé cǐ juàn ér yǐ.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 yǔ kě wú yǐ dá, zé yuē:" wú yán wàng yǐ.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
shì qǐ yǒu wàn chǐ zhú zāi?" yú yīn ér shí zhī, dá qí shī yuē:" shì jiān yì yǒu qiān xún zhú, yuè luò tíng kōng yǐng xǔ zhǎng.
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 yǔ kě xiào yuē:" sū zǐ biàn zé biàn yǐ, rán èr bǎi wǔ shí pǐ juàn, wú jiāng mǎi tián ér guī lǎo yān.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 yīn yǐ suǒ huà yún dāng gǔ yǎn zhú yí yǔ yuē:" cǐ zhú shù chǐ ěr, ér yǒu wàn chǐ zhī shì.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 yún dāng gǔ zài yáng zhōu, yǔ kě cháng lìng yǔ zuò yáng zhōu sān shí yǒng, yún dāng gǔ qí yī yě.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yǔ shī yún:" hàn chuān xiū zhú jiàn rú péng, jīn fǔ hé zēng shè tuò lóng.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liào dé qīng pín chán tài shǒu, wèi bīn qiān mǔ zài xiōng zhōng.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 yǔ kě shì rì yǔ qí qī yóu gǔ zhōng, shāo sǔn wǎn shí, fā hán dé shī, shī xiào pēn fàn mǎn àn.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yuán fēng èr nián zhēng yuè èr shí rì, yǔ kě méi yú chén zhōu.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shì suì qī yuè qī rì, yǔ zài hú zhōu pù shū huà, jiàn cǐ zhú, fèi juàn ér kū shī shēng.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xī cáo mèng dé jì qiáo gōng wén, yǒu" chē guò"" fù tòng" zhī yǔ.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ér yǔ yì zài yǔ kě chóu xī xì xiào zhī yán zhě, yǐ jiàn yǔ kě yú yǔ qīn hòu wú jiàn rú cǐ yě.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译文注释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诗词大意

竹子刚长出来时,一个小小的萌芽而已,可是枝节叶子都具备了。
从蝉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不久的,这些是长出来具有的。
现在的画家却节节而为之,一叶一叶地添加上去,怎么还会有完整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先得到成竹于胸中,拿起画笔仔细地审视,才能看到你所要画的竹子,然后随着竹子的形状急速挥毫落纸,一气呵成,来追寻你所见的竹子,像兔子跃起,鹘鸟从空中俯冲,稍一放松就消失了。
与可就是这样教我的。
我不能这样啊,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
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而不能这样做,原因是内心想的与外(手)画的不一致,心手不相适应,是不认真学习的过错。
所以凡是在中而采取的不成熟的,平时自己看清楚了,而临事忽然忘记了,难道仅仅是画竹吗?子由写了《墨竹赋》赠给与可说:“厨师,解牛的吧,而饲养活着的人取的;轮扁,斫轮的原因,而他的道理读书的人也赞成。
现在您的寄托在这竹啊,而我认为有道理的就不是吗?“你从没有作过画的,所以只懂得画的道理罢了。
像我这样的人,岂止懂得画的道理,并且得到了画的方法。
与可画竹,当初自己并不看重,四方的人拿着白绢来请的,在他的门前足跟着。
和满足的,扔到地上,大骂说:“我将以为袜材料。
“士大夫们传下来的,认为这是事实。
以及可以从洋州返回,而我为徐州。
和可以写信给我说:“最近对士大夫,我墨竹一派,最近在彭城,可以去找他。
袜材料会聚集到你了。
“书尾又写了一首诗,他大意是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认为与
可:“竹子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道你懒得动笔,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
“和可能无法回答,那么说:“我的话错了。
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就证实了,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千尺长的竹,月落空庭影这么长。
“与可以笑着说:“我辩就分了,但二百五十匹绢,我要买田回家老了。
“因此所画的筼筜谷偃竹给我说:“这根数尺而已,但有万尺的气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让我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是其中一个原因。
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草,斧头哪曾放过竹子龙。
估计太守清贫贪馋,渭水之滨田在胸中。
“与可当天与他的妻子在山谷中,烧笋晚上吃,打开信得诗,失去笑喷满桌吃饭。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
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竹子,掩卷而失声痛哭。
从前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经过“、“腹痛”的话。
而我也记载了与可过去开玩笑的说的,可以看到和可以在我这样亲密无间的。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