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司马光好学》的网友点评
作者介绍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查看作者详细介绍赏析
sī mǎ guāng hào xué
司马光好学
译文注释
《司马光好学》的诗词大意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记问不如人。群在练习,众兄弟已经背诵,在休息了;只有下帷幕绝编,等到能加倍地就停止了。
用力多的功效远,他所精心背诵,就终身不忘的。
司马光曾经说:“书不可不背诵。
或在马背上,有人半夜不睡觉的时候,朗诵文章,考虑它的含义,所得到的就多了。
”(选择从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