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虞翊增灶

虞翊增灶

指在行军中以增灶的办法来迷惑敌人,并用以形容所处的条件不同,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虞翊,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鹿邑县)人。安帝时,西羌反,邓太后以虞翊为武郡(今甘肃成县)太守,备羌胡。他在赴任途中,遇到羌胡拦截,这时他先是扬言须得朝廷再派援军才能赴任,使敌人分散抢掠各地。而他又命令士兵昼夜兼程赶赴武郡,并命他们每天增建军灶一倍;到任后,又多方设计歼敌,终于将羌胡叛乱平定。当时有人问他:“过去孙膑在齐魏马陵之战中以减灶办法而大败魏军,而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兵书上说,军队日行不超过三十里,而你却叫士兵每日行军近二百里,这是为什么呢?”虞翊说:“这是因为羌人兵多,我们兵少,走慢了容易被敌军知道虚实,走快了他们才难以预测。他们见我军增灶,必以为郡兵增援,人多势大,不敢追击。孙膑当时是示弱于敌以诱敌,我今则是示强于敌,以保全实力,形势不一样,方法也得变化啊。”

【出典】:

《后汉书》卷58第1868页《虞翊传》:“后羌寇武郡,邓太后以翊有将帅之略,迁武郡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翊于陈仓、崤谷,翊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翊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猜你喜欢

  • 同堤县

    北魏正始二年(505)后改石城县置,为石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七十五里。西魏初复为石城县。

  • 谢启昆任浙江布政使。

    据谢启昆《树经堂诗初集》卷一四《嘉庆二年正月十日抵浙藩之任纪》。

  • 勾里镇

    在浙江省德清县东南部,南邻余杭市。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勾里,人口550。原名勾垒。传为越王勾践屯军处,故名。后音讹作今名。1949年为勾里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1年为镇。产稻、蚕茧、油菜籽、淡水鱼等。轻纺、丝绸业发达。有丝、丝绸、服

  • 大连云山

    即今浙江丽水市南大连云山。《清一统志·处州府一》:大连云山“在丽水县东南四十里。一名沙溪尖。巉岩陡绝,上插云霄,与青田小连云山相接”。

  • 苏元老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廷,号九峰。苏辙族孙。幼孤力学,长于《春秋》,善属文。徽宗崇宁五年进士。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累官太常少卿。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言者论元老苏轼从孙,且为元祐邪说,其学术议论,颇仿轼、辙,不宜在中朝。罢为提点明道

  • 唐佳

    读音:Táng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原籍无考(23,63,180,260)。【变】 后改为唐氏(180)。【人】 清正蓝旗满洲护军傅勒和之妻为唐佳氏(260)。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原籍无考,后或改为单姓“唐”。见《满族姓氏录》。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介绍】: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句。破,有识破、书破、超过等义。二句自矜博通群籍,故作诗为文得心应手,若有神助。

  • 王茂荫

    【生卒】:1798——1865字椿年。安徽歙县人。道光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御史、户部侍郎兼管钱法堂。太平天国兴起,屡上疏论时政、军事,多有采用。咸丰三年(1853)与左都御史花沙纳会议试行钞法事宜,制订章程。反对清廷铸行当十、当百、当千大钱。又上疏论钞法利病,主张应通商情,利转运。同治元年(1862)署任左副都御史,三年后卒。【生卒】:1798—1865清安徽歙县人,字椿年,一字子怀。道光十二年进

  • 巩哥关

    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属兰州。在今甘肃兰州市东十八里。六年(1083)改名东关堡。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置,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东。六年改为东关堡。

  • 黄采

    【生卒】:?—1421 【介绍】: 明苏州府嘉定人,字宗素。洪武中以岁贡为监察御史,受命治蓝玉狱,白冤误者三百余人。永乐中官至绍兴知府,有循吏风。 【黄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