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拉爾岱
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亦作 “扎拉台”; 《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则作“札剌儿台”,姑兼收以备考。
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亦作 “扎拉台”; 《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则作“札剌儿台”,姑兼收以备考。
源见“响遏行云”。泛指嘹亮优美的歌咏。宋 尹济翁《一萼红.和玉霄感旧》词:“玉搔头,是何人敲折,应为节秦讴。”
又作迭尔密、迭里迷、忒耳迷、帖里麻、贴里麻,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阿姆河西岸铁尔梅兹附近。五代十国属西州回鹘。宋、金地属西辽。元为察合台汗国属地。后废。
源见“桓公柳”。借指当年所植,现已长大的柳树。唐徐凝《浙东故孟尚书种柳》诗:“不似当时大司马,重来得见汉南春。”
金置,属长清县。在今山东长清县地。
1914年移贵筑县于息烽城,改名息烽县。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据1985年版 《贵州省志》 《地理志上册》称: 息烽 “意为烽火平息”。 在贵州省中部、乌江中游。属贵阳市。面积1038平方千米。人口 24.6 万。辖4镇、6乡(含1民族乡)。县人民政府
晋书原文: 庾亮,字元规,明穆皇后之兄也。亮美姿容,善谈论,性好《庄》《老》,风格峻整,动由礼节。年十六,东海王越辟为掾,不就,随父在会稽,嶷然自守。时人皆惮其方俨,莫敢造之。 元帝为镇东时,闻其名,辟西曹掾。及引见,风情都雅,过于所望,甚器重之。累迁给事
读音:Zōng zhèng宗政姓主要是以官名为氏。刘邦后代有楚元王刘交,他的孙子叫刘德,官至宗正,刘德的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官职名命姓,称为宗正氏,后来后人又加上反文旁而为宗政氏。宗政姓为罕见姓氏,其望族出于京兆郡(今陕西西安至华县)、彭城郡(今江苏徐州)。宗政姓历史人物有唐朝大臣宗政辨,官至殿中少监。宗政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二十三位。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山西之运城及雁北地区有此姓。《山西人口姓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邓晨传》载: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乃遣晨归郡。 东汉光武帝刘秀姐夫邓晨,字伟卿,更始帝定都洛阳,派他为常山太
(《魏志•三少帝纪》卷四及裴注引《汉晋春秋》)
①亦作中庐县。西汉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南。一说在南漳县东北。三国魏属襄阳郡。南朝梁废。 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义清县置,属襄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东北旧县铺。宣和元年(1119)属襄阳府。南宋绍兴五年(1135)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