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百科 >历史百科>文言译文>《元史·萧渼传》

《元史·萧渼传》


元史
原文
    萧渼,字惟斗,其先北海人。父仕秦中,遂为奉元人。渼性至孝,自为儿时,翘楚不凡。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面山者三十年。制一革衣,由身半以下,及卧,辄倚其榻,玩诵不少置,于是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靡不研究。学者及其门受业者甚众。孛术鲁翀,字子翚,尝从其游,其学益宏以肆。翰林学士承旨姚燧以书抵渼曰:“燧见人多矣,学问文章,无足与子翚比伦者。”于是渼以女妻之。渼尝出,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渼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渼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乡人有自城中暮归者,遇寇,欲加害,诡言“我萧先生也”,寇惊愕释去。 
    世祖分籓在秦,辟渼与杨恭懿、韩择侍秦邸,渼以疾辞,授陕西儒学提举,不赴。省宪大臣即其家具宴为贺,使一从史先诣渼舍,渼方汲水灌园,从史至,不知其为渼也,使饮其马,即应之不拒,及冠带迎宾,从史见渼,有惧色,渼殊不为意。后累授集贤直学士、国子司业,改集贤侍读学士,皆不赴。大德十一年,拜太子右谕德,扶病至京师,入觐东宫,书《酒诰》为献,以朝廷时尚酒故也。寻以病力请去职。俄除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依前右谕德,疾作,固辞而归。卒年七十八,赐謚贞敏。 
    渼制行甚高,真履实践,其教人,必自《小学》始。为文辞,立意精深,言近而指远,一以洙、泗为本,濂、洛、考亭为据,关辅之士,翕然宗之,称为一代醇儒。所著有《三礼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及《勤斋文集》,行于世。 
(节选自《元史•萧渼传》 

译文
    萧渼,字惟斗。他的祖先是北海人。父亲在陕西做官,于是萧渼成为奉元人。渼天性极为孝顺,自儿时起,就很优秀表现出不一般。刚成年出任府史,与上级官员言语不合,他就辞职,在南山读书达三十年。萧渼缝制了一件皮衣,长达下半身,就寝时,就倚卧在榻上,思考诵读,一时也不放弃。他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无不研究。求学的人登门接受其教诲的非常多。孛术鲁翀,字子晕,曾经跟随萧渼学习,他的学问更加宏博广大。翰林学士承旨姚燧,在给蕭渼的书信中说:“我见的人很多了,在学问和文章上,没有人能够.与子晕相提并论。”由此萧渼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萧渼有一次出门时,遇见一个妇人,在路旁遗失金钗,妇人怀疑是萧渼拾到了,对他说:“这里绝无他人,只有老翁你在后面。”萧渼让她跟随他到家中,取出自已家的金钗送给她,这个妇人后来找到遗失的金钗,惭愧地送还萧渼的金钗。萧渼的一个同乡晚,上从城中回家,途中遇到强盗,强盗想要杀害他,同乡诈称:“我是萧先生。”强盗很惊讶,将那位同乡释放之后离开了。 
    世祖被分封在秦地,征召萧渼和杨恭懿、韩择到王府任侍从官,萧渼以有病为由推辞,又被任命为陕西儒学提举,他没有赴任。行省的大臣到他家里备宴为他庆贺,派从史先到萧斛家里,萧渼正在井边打水浇菜园。从史到后,不知道他就是萧渼,而要他给马饮水,萧渼便答应了,并不拒绝。等到他穿戴整齐出去迎接宾客时,从史见到萧渼后,露出害怕的神情。萧渼却毫不介意。后来他接连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士、国子司业,又改任集贤侍读学士,他都未赴任。大德十一年,他被任命为太子右谕德,抱病来到京城,进入东宫,晋见太子,他写了一篇《酒诰》献给太子,因为当时朝廷崇尚饮酒。不久萧渼以病为由,极力辞去职务。不久授集贤学士、国子祭酒,仍任前职右谕德,因为有病,萧渼坚决辞官而回到故乡。他去世时七十八岁,皇帝赐谥号“贞敏”。 
    萧渼修养很高,凡事要亲自实践,他教导别人,一定要从《小学》开始。他所写的文章,立意精深,语言浅近,而旨意深远,他完全以儒学为根本,以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的解说为依据,关辅之士一致奉他为宗师,被称为一代学识纯正的儒者。他的著作有《三礼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以及《勤斋文集》,流行于世。 

《元史·萧渼传》    《元史·萧渼传》(二)    

猜你喜欢

  • 门殚户尽

    谓全家死亡。《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门殚户尽;虽有存者,遗孤老弱。” 并列 全家死亡。《三国演义》105回:“建安以来,野战死亡,或~;虽有存者,遗孤老弱。”△多用于家庭方面。

  • 唐定奎

    【生卒】:?—1887 【介绍】: 清安徽合肥人,字俊侯。行伍出身。咸丰、同治间,多次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以提督记名。日本侵扰台湾时,以李鸿章荐,率所部前往防守。光绪间,擢福建陆路提督。中法战争爆发,奉命严守海防。卒谥果介。 【唐定奎作品 ==>】 

  • 武昌军

    ①唐、五代方镇名。唐元和元年 (806)升鄂岳观察使置,治所在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较长期领有鄂、岳、蕲、黄、安、申、光等州,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汉川以东,河南淮河以南,固始、商城及湖北英山、黄梅以西,湖南洞庭湖和汨罗江以北地。五年 (810) 废。宝应、太和、大中时均曾复置,皆不久废。文德初又置,天祐二年(905) 并入淮南。五代吴复置,北宋初废。②南宋嘉定十四年 (1221)

  • 大虫江

    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北叆河。为鸭绿江支流。清《满洲源流考》卷15引《元一统志》:“大虫江在辽阳路,发源县东南龙凤山分水岭下,东南流经废博索府(即婆速府),南流合于鸭绿江。”

  • 瞻国军

    五代汉升榷盐务置,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北滨城镇。后周显德三年 (956) 升为滨州。

  • 一鳞片甲

    见“一鳞半甲”。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 惠民局

    官署名。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合并五处出卖药所置,全称为医药惠民局,属太府寺。掌配制药品出卖,取其息钱以助户部经费。南宋初不置。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改行在熟药所为太平惠民局,设监官、监门官。二十一年,诸州、府亦置。官署名。见“和剂局”。

  • 本年重要作品:。

  • 林家少妇

    借指梅花。柳亚子《咏梅词十二首为黄尧赋》诗: “踏雪西泠忆旧游,林家少妇动人愁。吴山立马平生意,肯负铙歌入越州。” 参见:○梅妻鹤子 【检索林家少妇 ==>】 古籍全文检索:林家少妇     全站站内检索:林家少妇

  • 下苏阿

    在今四川巴塘县南苏哇龙乡。清雍正七年(1729)置下苏阿土百户。